存在超過100年的進化論,人類真的起源於魚嗎?
我們與魚的共同點有多高?
我們真的比其他物種更優越嗎?
曾經有個女性考古學家在沙漠中發現了一具奇怪的骸骨,這具骸骨是一個女性的身體,但是她的身體有些畸形,看上去不大像人,她又是如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眾說紛紜的人類起源。
人類起源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一個難以破解的謎題,今天甚至還會有人提出「人類起源是一場騙局」的說法,這到底是為什麼?
人類起源的傳統說法有兩個,一個出現在華夏文明,一般認為是女媧造人,另外一個則是基督教的信仰,基督教認為造物主創造了亞當與夏娃。
然而這兩個說法並不能滿足人們好奇的獵奇心理,因為它們並沒有解釋人類的起源。
於是19世紀,查爾斯·達爾文就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認為物種是通過自然選擇這一過程而不斷進化的,這一過程的提出讓生物學有了飛速的發展。
達爾爾文認為,這個過程大約存在了28億年時間,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生物也發現了他們與周圍環境的自我適應性,成功地更換了自身的某些部分,或者改變了其生存環境,最終也逐漸成為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樣子。
例如樹上長著綠色、紅色、紫色的動物,它們都相信自己一定與樹有著不同的地方,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樹才是它們共同的祖先。
樹木逐漸因為長期暴露在陽光下變得乾枯,它們不得不逐漸遷移到土壤中,這些動物也慢慢適應這種變化,於是就發展出地下生物——土壤生物。
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樹木發現,自己為了生存需要將枝條延展到地下土壤中,這樣也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使植物成長,同時還可以幫助生物將自己從樹上推到土壤中。
隨著時間流逝,有些枝條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些分化出一些細小的東西,可以幫助其更好地固定在土壤中,這些生物最終慢慢演變進化成陸地植物。
還有一部分枝條經歷了化石層,在經歷地殼運轉、海洋變化等之後,那一部分物種最終經歷了無數次變化,它們最終成為了現代海洋動物。
露西化石。
既然有進化論這一說法,那就一定會有人提出質疑,並且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其中大部分質疑主要集中在露西身上。
1974年,一個名叫唐納西奧曾在非洲國家衣索比亞境內發現了一具古猿化石,據他本人親口說過,這具化石與現代人類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著名的「露西化石」。
露西化石的發現對於推動人類進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證明了人類和古猿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過渡關係,包括生理和生化關係。
後來科學家們對露西化石一系列建築結構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結果,那就是露西化石絕對沒有經過人工雕刻,它相當於人類演化過程中的一個真實證據。
但是有人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一開始的時候達爾文只認為自然選擇影響了很大一部分,而不是所有東西都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
後來隨著成果越來越多,然而達爾文並沒有停止繼續探索人類起源的腳步,他接連創作了很多相關書籍。
他發現進化論越來越被認可,但他依然對此不樂觀,並認為能夠完美地解釋所有事情,這是科學家的夢想,好奇心無止境,人類探索也如此。
基因技術證明「共同祖先」。
如果說古生物學我們能找到證據,那基因技術又算什麼呢?
如今我們可以進行基因測序,通過科技手段來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
那麼通過基因技術我們到底能發現什麼呢?
我們能通過基因和血液之間進行比對,從而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人類的基因和血液中含有黑猩猩基因,而黑猩猩與我們的親緣關係甚至比大多數動物要近。
但是擴大的範圍之後,我們會發現原來不僅僅是黑猩猩與我們有如此「密切」的關係,還有大約96.5%到97%之間,這就是非常高的相似性。
而且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我們甚至發現我們與其他動物之間都有很高很高的相似性,比如和斑馬之間有81%的相似性,還有和小鼠之間有85%的相似性。
即使小狗也有84%的相似性,甚至連家雞和我們也有75%的相似性,也就是說我們與雞有25%的差異,這麼看是不是覺得雞也很重要?
但是不止這樣,我們還發現羊駝和我們之間還有77.5%的相似性,即使是最遠的鯊魚與我們之間也有20.2%的相似性。
通過這樣的數據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哪些數據是最相近最相似的數據,從而判斷出一些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祖先,這就是現如今所流傳下來的「共同祖先」理論。
儘管許多人對進化論抱有懷疑態度,但是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之後,我們不斷發現古老時期科學水平低,那也是它們當時存在時代最先進技術水平,科學每天都在印證著這一理論,同時基因技術也是科學技術水平的一種體現,而如今發現的很多數據,又再一次印證了達爾文當初提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