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學研究「革命的工具」,「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開放申請

2025年01月22日17:42:03 科學 1406

轉載自: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

驅動科學研究的人工智慧(AI for Science,以下簡稱AI4S)正逐漸改變科學研究的模式,然而學科之間的「煙囪式」發展模式,既容易造成資源分散和重複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顛覆性成果湧現。同時,由於AI4S具有「極宏觀拓展、極微觀深入、極端條件邁進、極綜合交叉」的特性,使得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性突破,難以從現有組織模式中誕生——這類突破超出了單一團隊的研究能力,需要依賴大規模研究、工程與系統協作,而早期價值又難以被商業風投支持——「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旨在解決這一難題。

如果你渴望突破AI4S傳統研究模式的限制,歡迎申請加入「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與我們共同推動下一代技術變革。歡迎全球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的人工智慧與科學

聚焦目標導向建立明確目標導向與可量化的技術里程碑體系,確保項目專註度與執行效能;

開放技術研究:攻關具有重大科技影響力的開放性技術突破,加速關鍵科學領域範式變革;

有組織的科研:構建緊密協同的科研組織機制,組建跨學科融合、科研工程等多角色互補的全職攻關團隊。

打造科學研究「革命的工具」,「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開放申請 - 天天要聞

上海AI實驗室對AI4S有體系化的布局與思考,我們認為

「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將為入圍團隊提供系統化、階段適配的創新支持體系。在起步階段,幫助入圍研究員組建團隊,接受有成功經驗的技術專家指導,制定包含詳細技術方案和運營策略的項目規劃。同時我們深知,真正的創新不應止步於實驗室,在項目的關鍵階段,因此,我們將構建價值轉化橋樑,讓這些突破性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基於上海AI實驗室在AI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體系化能力建設的積澱,「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為入選團隊構建了多維度的科研創新支持體系。

基礎保障:領先的AI算力集群計算資源與部署、運維和訓練平台,實驗階段的先進預訓練大模型,以及與項目目標匹配的科研經費支持

數據能力:構建關鍵領域數據資源,提供從數據表徵、壓縮、標註、清洗到高性能存儲處理的全鏈條能力支持

專家支持:配備由資深工程專家和AI4S領域科學家組成的複合型技術團隊,提供從技術驗證到工程落地的全流程護航

生態網路:通過實驗室戰略級合作夥伴網路,構建涵蓋學術前沿、產業場景和技術轉化通道的創新生態

運營保障:覆蓋團隊建設全流程,包括人才招募、辦公空間、項目管理、知識產權服務等核心環節

「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將支持一批具有領域變革性潛力的AI4S提案,我們鼓勵勇於提出具有重大意義但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高價值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因資源不足或關注度不夠而被忽視),以新人才、新視角、新資源的組合來推動變革。首批支持對象主要針對以下方向:

創新突破科學方向:推動科學側「高手」與AI側「高手」間的相互理解和綁定,探索緊密協同解答科學領域的關鍵問題。

共性技術問題方向:沉澱形成AI4S的共性AI工具、系統、平台,尤其是下一代AI for Data、AI for Computation、AI for Innovator技術。

產業標杆方向:面向重大應用場景,基於創新突破項目、共性技術和平台,實現高價值應用落地。

「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採用滾動機制分批開放申請,首批關鍵時間節點如下:

• 1月22日:面向全球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的人工智慧與科學研究團隊、學者開放申請;

• 2月28日:首批申請材料提交截止;

• 3月中旬:申請反饋通知;

• 3月下旬:首批評審與方案論證,之後將公布入選名單並開放新批次。

打造科學研究「革命的工具」,「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開放申請 - 天天要聞

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cn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或點擊「閱讀原文」申請

打造科學研究「革命的工具」,「AI4S攀登者行動計劃」開放申請 - 天天要聞

歡迎轉發,但請註明出處「上海經信委」

覺得不錯請點贊!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台,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 天天要聞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評論員 王曉娜7月1日,一項關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強制性國標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不僅把衛生巾、護墊、成人紙尿褲等產品划進「重點監管區」,還新增了pH值、熒光劑檢測等硬核指標。簡單來說,以後廠家再想用「毒衛生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 天天要聞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記者7月2日從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組織的貢嘎山植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順利收官。科考團隊在此次野外調查中,發現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珍稀瀕危植物,也收穫了多項物種新記錄,為保護區生態保護與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電子束穿透超薄樣品,通過收集透射電子和相互作用產生的信號,能獲得極其豐富的信息,解析度可達原子級別(亞埃級)。
低煙無鹵光纜 - 天天要聞

低煙無鹵光纜

低煙無鹵光纜(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種採用環保材料製造的光纜,其核心優勢在於燃燒時釋放的煙霧極少且不含鹵素(如氯、溴等),從而顯著降低火災風險,保護人員安全和設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 天天要聞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Neuralink腦機介面的目標是實現全腦介面,打造生物大腦與外部機器之間的「高帶寬連接」,甚至讓人類與AI集成。圖片來源: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官網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發布會上展示了其腦機介面(BCI)研究成果和發展願景。此次令人矚目的不僅是他們的現階段成就,還包括其未來3年的科幻式藍圖。人們驚呼BCI...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 天天要聞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盧佳圳 通訊員 馮冬枚在廣州黃埔玉岩書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廣州目前有記載的樹齡最老的荔枝樹,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7月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時驚奇發現,雖已經歷千年滄桑,這棵荔枝樹依舊枝繁葉茂,時隔4年再度結滿碩果。據史料記載,這是一棵「宋荔」,從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時,荔樹...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著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