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2025年01月10日01:52:04 科學 1725

文案編輯 | 眼界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今天是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今日要聞有:

1、 我國科研團隊突破深海極端環境技術難關,成功研製出1500米級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設備能在高壓環境下進行原位、實時、快速檢測並分選深海微生物,解決了90%深海微生物難以離開原位環境培養的世界性難題。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2、 乘聯會數據顯示,12月乘用車零售量263.5萬輛,新能源車銷量130.2萬輛,滲透率49.4%。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1.3%,主導市場。合資品牌份額僅2.8%,新勢力份額升至17.2%,特斯拉份額降至6.4%。國產新能源車優勢明顯。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3、中國船舶武昌造船建造的9200DWT不鏽鋼化學品船完成交付。這艘新船長118米,採用2205雙相不鏽鋼貨艙,可運載高端化學品。船舶滿足Tier III排放標準,配備智能監測系統,油耗低於同類船,裝載量更大。海試表現優異,2號船即將交付。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4、 中集來福士建造的BOREAS風電安裝船在煙台交付,船長176米,具備55000噸升降能力。該船配備甲醇雙燃料主機,碳排放可降低78%,還能安裝25兆瓦海上風機,各項性能指標創下世界紀錄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5、 中北大學團隊創新性開發氣泡輔助-液相機械剝離法,實現石墨烯高效製備。新方法避免強酸強氧化過程,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環保、高產率等優勢。該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為石墨烯產業化發展和其他二維材料製備提供新思路。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6、 天津大學聯合諾獎得主團隊在光電小分子手性組裝領域獲重大突破。他們成功構築出具有144個重弱氫鍵的超分子扭棱立方體,能選擇性裝載不同客體分子,還具備光致變色和性能可調特性。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為開發新型光電材料提供新思路。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7、 國際科研團隊在750光年外發現密度破紀錄的超級地球K2-360b,它的質量是地球的7.7倍,密度達到11g/cm3。這顆行星繞母星一圈只需21小時,內部有巨大鐵核佔總質量48%。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氣態巨行星演化而來,大氣層被剝離後留下緻密核心。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8、 第16屆金掃帚獎啟動評選,沈騰成龍等知名演員入圍最令人失望男演員提名。評選設置5個獎項,將通過觀眾網路投票和專業評委投票兩輪產生。這個獎項見證過王寶強現場領獎道歉的經典一幕,體現了對影視作品質量的監督作用。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9、 全國高速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已建充電樁3.31萬個,充電停車位4.93萬個。多地採用高功率快充設施,還有移動充電補給。車主可通過多種方式查詢充電信息,提前規划行程,讓春運出行更便利。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0、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至2024年我國養老服務和老年福利支出超5600億元,年均增長11%。政府通過稅收優惠、建設補貼等方式支持養老機構,並重點關注特困老年人群體。同時在234個地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提升行動,59個縣域開展創新試點,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1、 深圳先進院突破傳統光鑷技術局限,研發出新型光-電鑷系統。該系統僅需傳統光鑷千萬分之一的光照強度,就能產生千萬倍的操控力,可實現跨越10個數量級的物體操控。系統在生物樣本、微型機器人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展現出突出的創新實力。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2、 2024年無人機產業發展亮眼,新增通航企業145家,實名登記110.3萬架,運營單位超2萬家。年飛行時長同比增15%。產品備案企業超600家,產品1800餘種。預計2-3年內,主要城市將建成空中交通網路,eVTOL價格或降至200-300萬元。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3、 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擴容升級,財政部預下達810億元專項資金。家電補貼類別增至12類,單件最高補20%。空調購買上限提至3件,新增手機數碼產品補貼。商務部將出台五大領域細則,所有企業可公平參與,並建立嚴格監管機制防範騙補。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4、 新石器科技獲國家郵政局"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中心"認證,是國內唯一獲此資質的企業。公司已申請1300多項專利,在93個城市部署2400台無人車。其自主研發的技術讓無人車具備50km/h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2025年預計每10分鐘可生產一台無人車,年產能達3萬台。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15、 "能儲一號"壓氣儲能電站在湖北應城全容量併網,創造單機功率、儲能規模和轉換效率三項世界紀錄。項目採用低谷期壓縮儲氣、高峰期釋放發電模式,核心裝備全部國產化。這一突破將為新能源消納和電網調節提供有力支撐。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關注我,每天一起開眼界看新鮮新聞。

今日要聞!1月10日凌晨15條新聞摘要,中國首創深海生物分選技術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慧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慧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慧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