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高爽)近日,天津自然博物館前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開展「文化傳承 築夢自然」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播撒科學種子,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
本次課程從學校課本出發,深入挖掘館藏資源,館校結合,再融入自然科學知識、中華傳統文化、當前社會熱點以及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以北疆博物院、生物多樣性、恐龍等為主題,充分利用新穎的互動和數字化表現形式,進行課程主題選取和課程內容設計,積極開拓第二課堂。《百年博物館—北疆博物院》傳遞著老一輩考古學家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的科學精神。《解讀古人類化石,弘揚科學家精神》一課立足思政教育,結合館藏精品,引導孩子們探索人類的起源,感受科學家們勇於探索、嚴謹治學的精神。《被埋藏的時代》帶孩子們重返中生代,學習恐龍知識。《飛羽尋蹤》立足鳥類知識科普,《生物多樣性與生命演化》啟示我們保護自然、尊重生命。講解員們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以豐富多樣的授課形式給孩子們帶去了不一樣的科普體驗。
除線下教學外,該館還開拓科普平台,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與卓尼縣藏族小學的師生連線,由專業講解員帶著師生「漫步」在天津自然博物館主展廳之中,直觀感受標本化石中積澱的歷史歲月,感悟自然之美,了解生命演化的歷程。活動結束後,該館還向此次參與活動的學校和師生贈送了天津自然博物館文創、圖書及活動材料,希望能讓孩子們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
【來源:今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