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2024年11月29日03:02:05 科學 1004

11月24日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指導

華東理工大學承辦的

2024國際產學研

合作會議(上海

隆重召開

大會以「國際產學研用融合創新 共創人類綠色智能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國際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與提質賦能。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會議現場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建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趙震,華東理工大學校長軒福貞,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校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本·費林加(Ben Feringa)出席會議並致辭。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劉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李佩詩,法國里昂一大副校長安妮·吉羅爾-芬德勒(Anne GIROIR-FENDLER),同濟大學副校長石振明東華大學副校長陳革,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學院全球發展與展望研究院院長王士東,法國化學工程師學校聯盟副主席雅克·梅卡迪爾(Jacques MERCADIER),墨西哥科學院院士、墨西哥國立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王金安,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朗智文(Anu Rathninde),Syensqo集團全球創新總監梅德威(Pascal Metivier),德國萊茵TUEV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偉康,國葯集團上海現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倪峰,上海久事集團副總裁、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董事長、總經理谷際慶森松集團副總裁盛曄等受邀參會。我校副校長趙黎明、校長助理杜文莉等出席會議。大會由我校副校長朱為宏主持。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陳建榮副主任致辭

陳建榮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高校作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知識創新高地,其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共同開啟「育人、創新、合作」的新征程,積極推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更大貢獻。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趙震副主任致辭

趙震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聚力推動各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強化創新合作,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勢在必行。上海始終堅持開放的國際合作戰略,與世界各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關係,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軒福貞校長致辭

軒福貞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華東理工大學「緣化而立,依化而興,謀化而強」。近年來聚焦「雙碳」戰略、上海三大先導產業發展需求,全面實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兩新兩大」戰略布局,在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下大功夫,著力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成果轉化等環節,在產教融合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希望大會以資源整合促合作、以優勢互補謀共贏,積極推動產學、產教、產研融合創新,不斷深化國際產學研用務實合作,攜手推進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培養應對未來挑戰的拔尖創新人才,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費林加院士致辭

費林加表示,教育是啟迪智慧、促進社會發展、增進人類福祉的重要途徑,教育國際交流是開拓視野、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手段。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自合作創辦以來,打造了精準化學與分子工程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高地,推動了動態化學智能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書寫了國際產學研合作的生動實踐。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外方導師和企業導師受聘儀式

費林加院士、王金安院士、韓國明知大學徐胄源(Joo Won Suh)教授、德國漢堡工業大學弗雷李希·凱爾(Frerich Keil)教授、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楊·凡·艾希(Jan van Esch)教授等受聘為我校外方導師。谷際慶總經理、法液空醫療用品(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昊、阿科瑪大中華區技術與創新總監劉巍青、Syensqo集團中國研發總監郝曄、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營運總監王聲潔、聖戈班研發(上海)有限公司高級科學家及研發經理施澤華等受聘為我校企業導師。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協同育人聯盟成立儀式和國際產學研用協議簽約儀式

會上,舉行了高校中法合作機構與高中協同育人聯盟成立儀式和國際產學研用協議簽約儀式。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參會代表作主旨報告

會議期間,朗智文、劉斌、梅德威、朱為宏分別作主旨報告,深入剖析了國際產學研用的新趨勢、新實踐。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圓桌論壇

當日下午,圍繞「構建產業-高校科研創新鏈條賦能新質生產力」「數智時代的產教融合實踐」「觸摸未來:新質創新驅動智能交互新紀元」等主題,分別舉辦了圓桌論壇與分論壇活動。

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 天天要聞

雅克・梅卡迪爾作大會總結

雅克・梅卡迪爾在大會總結中指出,產學研用合作作為連接產業界與高校科研的橋樑和紐帶,在推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大會深入探討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有效路徑,為未來教育和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各方整合資源、通力合作,努力打造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典範。

信息來源 |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原標題:《這場盛會,在華理召開!》

閱讀原文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慧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