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2024年11月23日15:52:06 科學 1982

給力!獨一無二,我國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據國內媒體11月22日報道,世界首款內生安全MCU晶元ESC0830在我國研發成功,和傳統的MCU相比,其抵禦網路攻擊的能力提升了100倍。它不僅可以應用於手機、汽車及無人機等智能產品,也可用於物聯網和工業控制系統中。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突破速度非常快,一大批的科研成果相繼誕生。當這則消息傳出後,立馬就引起了國外網友的關注,並且引發熱議。

先人一步!ESC0830晶元的問世,極大的提高了智能終端設備和網路的安全性。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科技突飛猛進,每一天都有新的成果誕生。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實現了半導體全產業鏈自主化的國家。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除了少數高端晶元外,其它的都能製造出來。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國誕生。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齊頭並進,幾乎沒有短板,尤其是前沿學科領域已經名列前茅。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崛起備受矚目!我國的發展潛力,還遠沒有到上限。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未來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老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國的半導體產業追上世界先進水平,已經為時不遠。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晶元的研發和製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投入。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從製造業大國已經轉變為科技強國。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很容易遭受到網路攻擊,用戶對於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我國科技的突破速度為何會如此之快?面對巴拿馬網友的疑惑,一旁的老外一語道破。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我國的基礎設施已經領先,科技已經實現逆襲,接下來就是全面超越。

突破!全球首款「安全芯」在我國問世,老外:中國科技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綜上!ESC0830晶元從研發到問世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且技術為我國所獨有。也難怪國外網友在聞訊後會不淡定,這種速度和能力是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的……

聲明: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不得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謝謝您的理解和合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 天天要聞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 天天要聞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 天天要聞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著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 天天要聞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