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2024年11月20日10:52:04 科學 1072

台積電這幾年一直是中美對抗和陸台對抗的熱點詞語,關於台積電要中斷對中國大陸晶元供應的消息同樣持續不斷。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台積電】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台積電作為受西方影響巨大的科技公司,制裁中國難道不是很正常,但實際上台積電的中國血統要遠比西方影響濃重的多。

台積電的風波更像是一場悲慘的內鬥。通俗來講就是,台積電如真的對中國大陸斷供晶元,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壓制中國大陸晶元的,絕大多數都是華人。

台積電的前世今生

台積電的創始人就是一個正兒八經的中國人,他的名字叫張忠謀,因為躲避戰亂才去往美國留學,張忠謀在美國的求學生涯很順利,並取得了麻省理工的碩士學位。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張忠謀】

畢業後張忠謀被德州儀器招募,這個公司是集成電路的發明者,所以張忠謀走上這條道路可以說是時也命也。

而也是因為在德州儀器擔任高層的經歷,張忠謀認識了張汝京,這位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兩人既然都是中國移民,自然就建立相當不錯的私人關係。

當然千萬不要把張忠謀當成了錢學森那樣的愛國科學家,他在美國定居後,其實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美國人,張忠謀很早就和美國國防部有過相關合作,對他來說,中國只是遙遠的一段記憶。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張忠謀】

而台積電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台當局當時的經濟部門負責人聽聞了德州儀器的大名,便說服美國方面在中國台灣建造半導體工廠。

李國鼎看到了半導體行業的前景,希望能夠將其打造為中國台灣經濟的支柱產業,所以他不但找來了德州儀器建廠,還聘請張忠謀來工作

張忠謀也聽進了李國鼎描繪的宏偉藍圖,最後說服了荷蘭飛利浦入股,為台積電提供晶元生產技術,這也造成了一個極為巧合的轉折。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台積電】

著名的阿斯麥公司的母公司就是飛利浦,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最後能涉足光刻機業務,拉飛利浦入股可以說是一個極為正確的決定。

很多人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既然台積電的創立是台當局的經濟計劃,按理說這家公司的主要人才都應該來自島內。

其實恰恰相反,台積電的核心人員以及推動技術不斷突飛猛進的工程師幾乎都來自中國大陸。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台積電】

這倒不是因為這些人不愛國,而是以當時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不可能重視半導體晶元產業,這些人要從事本行業的研究和工作只能去往中國台灣或者其他國家。

只能說時代背景使得中國大陸錯過了半導體行業和技術騰飛的機會,才造成了現在略顯被動的局面,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而且由於該領域涉及的利益實在太大,中國大陸想實現彎道超車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很多時候技術發展就是這樣,一步落後就是步步落後。

中美對抗下的半導體發展

之所以大陸的半導體行業發展會相對緩慢,主要就是因為中美對抗的大背景讓中國半導體行業在各個方向上的發展都受到打壓和限制。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半導體製造業】

從技術本身來說,實現技術迭代本來就不容易,需要不少技術人員不斷奉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如果外部環境不好,自然技術發展的速度就會更慢

而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實施打壓的這些人,很多都曾和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人不能簡單的被斥為叛徒,只能說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不認為自身利益和國家與民族捆綁在一起。

這種局面要得到改變可能只有中美對抗分出個勝負的時候,或者中國佔據明顯上風。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半導體製造業】

不僅是半導體領域,中美在各個領域都在爭奪影響力和主動權,而且很多時候和中國為敵的恰好也是黃皮膚黑頭髮的華人

中國人確實擁有勤勞聰慧的特質,縱觀美國各大科技公司或者政府科研部門,充當技術骨幹的往往都是華人,這是非常特別的。

但如果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不難發現這種競爭其實也有正面影響,最關鍵的科研核心始終掌握在華人的手上。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晶元製造】

而且華人群體從來不缺錢老這樣的義士,一旦能夠突破封鎖將技術帶回國內,又能幫助祖國實現技術突破,快速趕超其他國家。

當前台積電已經多次被要求將生產設施搬離中國台灣,這說明中國兩岸對抗乃至中美對抗都在進入白熱化。

這樣的對抗也能刺激科學技術出現迭代和進步,就如同冷戰時期一樣,人類科技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和提升

台積電斷供非最懼,華人壓制大陸晶元更令人憂 - 天天要聞

【半導體製造】

從這一角度來看,技術封鎖倒也不完全是壞事,逆境里生長的花朵才開的最燦爛。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