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過境候鳥總數超50萬隻 珍貴瀕危物種超25萬隻 11月底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

2024年11月19日04:52:04 科學 1608

【來源:北方網】

內容提要:天津地處九河下梢,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濕地資源豐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預計本月底,秋冬季候鳥遷徙將進入高峰期,過境候鳥總數超50萬隻。

預計過境候鳥總數超50萬隻 珍貴瀕危物種超25萬隻 11月底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 - 天天要聞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地處九河下梢,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濕地資源豐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預計本月底,秋冬季候鳥遷徙將進入高峰期,過境候鳥總數超50萬隻。

近日,天津市規劃資源局、寧河區政府在寧河七裏海濕地聯合舉辦首屆京津冀晉吉濕地生態觀鳥節暨2024年天津市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以「魅力七裏海 生態新畫卷」為主題。

為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安全,本市聚焦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建設目標,持續開展「天空地一體化」智慧監測體系建設,實現野生動植物、人類活動、生態環境要素全方位立體監測和智慧化管理。組織各部門、各保護區管理機構,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候鳥保護工作。在七裏海、北大港等重點區域,通過巡護排查、聯合執法、科學調節水位的舉措,確保候鳥過境安全。利用「野生動物宣傳月」做好愛鳥護鳥宣傳教育,做好秋冬季候鳥保護工作。

據悉,目前本市已進入秋冬季候鳥遷徙期,預計11月底將進入高峰期,過境候鳥總數超50萬隻,珍貴、瀕危物種超25萬隻。其中,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裏海濕地)目前觀測到鳥類數量13萬餘只,其中單日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6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900餘只。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目前觀測到鳥類數量34萬餘只,其中單日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10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950餘只,11月6日,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枕鶴780餘只,是本市有記錄以來觀測到的最大種群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目前觀測到鳥類數量3萬餘只,其中單日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2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小天鵝200餘只。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目前觀測到鳥類數量7萬餘只,其中單日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200餘只,白鷺等2000餘只。另外,已有3000餘只遺鷗抵達本市沿海灘涂附近,準備越冬。(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