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2024年11月10日11:33:06 科學 1162

不知不覺,已經是立冬之後了,在時間上也來到了農曆的十月中旬,而在這個時候,原本應該是天氣轉涼,變得格外寒冷的時候,但是在南方很多的地方,尤其是南昌、長沙等地,溫度卻一直高居不下,這也原本讓應該出現霜凍的天氣,沒有出現霜凍,它有啥預兆呢?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該打霜的時候,卻沒有看見霜,這顯然不符合自然的一個規律,那麼打霜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出現打霜天氣要具備的條件?

低溫、空氣濕度大,還要有凝結核。當滿足這些條件的時候,就會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所以出現打霜的時候,氣溫必定是特別低的那種。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溫度一般要降至0攝氏度以下,即空氣中的水汽開始凝結的溫度,霜就可能形成。另外空氣濕度大,這個也是霜形成的必要條件,像植物的蒸騰作用、土壤的蒸發、水體表面的蒸發等。都有利於水汽的形成。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溫度足夠的低,同時又碰到了濕度比較大,就會出現一個凝化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細小冰晶。一般在地面的草叢、屋頂、車輛玻璃等表面上我們都可以看到。

十月打霜對農作物的一個影響?

霜凍天氣,對於農作物而言,有利也有弊,對於一些不耐凍的作物來講,出現霜凍的天氣,會直接破壞作物的細胞,從而直接枯萎,影響到它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當然出現霜凍也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霜凍可以殺滅部分害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它能有效地減少一些害蟲的存活,從而降低來年春季病蟲害的發生率,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另外對於耐凍的作物而言,出現霜凍天氣,反而會使得蔬菜味道更加的甜,比如白菜、菠菜、芥菜、白蘿蔔等,這些都屬於抗寒菜,遇到霜凍的天氣,品相不會被破壞。而且還會更加的鮮甜,農村老人也常說「霜打的蔬菜格外甜」。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

按照諺語的一個說法,在農曆的十月,如果還沒有出現霜凍天氣的話,則來年糧食歉收。這個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十月原本氣溫應該下降,這樣才有利於凍死病蟲害,但是沒有霜,說明氣溫還比較的高,那麼自然而然,作物就會受到影響。與此類似的諺語還有很多。

一、 十月無霜,來年有荒

意思就是農曆的十月,如果還沒有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那麼在來年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饑荒的一個情況,也就是告訴我們,年景容易出現歉收。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二、 入冬宜霜,穀雨斷霜。先冬無霜,來年大荒。

此諺語占言進入冬天宜有霜凍,直至穀雨節氣斷霜。若今冬少霜凍(暖冬),則來年必有饑荒。

古人一般都是以立冬為判斷標準,也就是說,立冬節氣就是冬天的一個開始,進入立冬之後,應該出現打霜的一個天氣,如果沒有出現,甚至是年愛沒有立冬就出現了打霜,那麼在來年就容易帶來饑荒。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三、 九月無霜米缸空,十月無霜糧倉空

進入九月還有十月,都是適合打霜的一個天氣,這個時候,原本就應該天氣比較的寒冷,如果九月沒有出現打霜,家裡的米缸會空,也就說明收成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是在十月還沒有霜,那麼整個年景都會受到影響。

老話說「十月無霜,碓房無糠」,十月打霜有啥說法?農諺有答案 - 天天要聞


十月是孟冬,在這個時候,天氣溫度應該下降,這個是自然的規律,而如果天氣溫度還比較的高,那麼對於作物的生長來講,確實會造成很大的一個困擾,甚至是容易引起乾旱的情況出現,那麼自然就難以得到好的收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 天天要聞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消化內鏡護理專委會主辦、嘉定區中心醫院承辦的健康諮詢活動在嘉定區紫雲廊公園舉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識。圖為醫生為市民科普健康知識。馬偉勤攝(人民視覺)日前,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慧的變革。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義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 天天要聞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利用公共資料庫發現牙線使用與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複雜關係,看懂「挖數據」發文的黃金機會!關心健康的你,可能聽說過PFAS,一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的有害物質,因其在環境和人體中極難降解而備受關注。它們存在於不粘鍋、防水服、食品包裝等眾多產品中。那麼,我們每天使用的牙線,是否也可能成為PFAS的暴...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 天天要聞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來源:黃山交通旅遊廣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們進入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此時,暑氣正濃、高溫頻發,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燒烤」,咱們黃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繼昨天「燒烤」之後, 受「丹娜絲」影響,周四之前我市將有一次風雨過程,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 天天要聞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在電影《流浪地球》里,韓子昂作為重型卡車的高級駕駛員,執行著運送發動機推動燃料火石的任務。然而,《流浪地球》還是落後現實了。在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重型卡車根本不需要韓子昂。幾百輛由中國華能、徐工集團、國家電網、華為聯合出品的全國首型取消駕駛室的純電無人礦卡——「華能睿馳」礦卡正在伊敏煤礦同時「打工」...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訃告 |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大業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