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 服部素之/汪津團隊首次解析鋅離子激活通道ZAC的結構

2024年11月02日18:43:06 科學 1701
PNAS | 服部素之/汪津團隊首次解析鋅離子激活通道ZAC的結構 - 天天要聞

引言

2024年10月24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服部素之課題組與中國藥科大學理學院汪津課題組在PNAS發表文章Cryo-EM structure of the zinc-activated channel (ZAC) in the Cys-loop receptor superfamily。該團隊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技術首次解析了Cys-loop受體超家族中的一類鋅離子激活通道ZAC,並通過電生理技術對通道進行了突變分析。團隊在胞外結構域中鑒定出鋅離子活性相關位點,並發現該蛋白的通道構造有別於超家族其他成員,且找到離子選擇性相關的重要位點,為理解ZAC的離子傳導機制奠定了結構基礎。

PNAS | 服部素之/汪津團隊首次解析鋅離子激活通道ZAC的結構 - 天天要聞PNAS | 服部素之/汪津團隊首次解析鋅離子激活通道ZAC的結構 - 天天要聞

圖 ZAC結構 (Credit: PNAS

Cys-loop受體超家族是一類五聚體的配體門控離子通道,在人體神經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鋅離子激活通道ZAC是最近才發現的一類Cys-loop受體蛋白,而它的結構信息在過去一直缺失。服部素之團隊解析了來自青鱂的ZAC蛋白結構,該結構呈現子彈性狀的五聚體構造,構成通道的每個單體都由四個跨膜螺旋和一個含N端螺旋和10個β-摺疊的胞外結構域組成,表現出Cys-loop家族的常見構造。

從ZAC結構的表面靜電分布來看,構成Cys-loop受體傳統神經遞質結合位點的loop C區域,以及靠近膜表面的Cys-loop區域,都呈現負電荷狀態,而這些負電荷位置在突變分析中都能影響ZAC的鋅離子活性,說明ZAC可能同時存在多個配體結合位點。

ZAC的離子通道最窄處在跨膜區域的Met261,這和其他Cys-loop蛋白的通道最窄處位置有所不同。在ZAC結構中測量Met261附近孔道半徑不足2.76Å,小於鈉離子的水合半徑。對組成跨膜通道的氨基酸做突變分析,推測出位於胞質側通道開口處的Gly247參與到通道的離子選擇性。

參考文獻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5659121

責編|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來源|BioArt

En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