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2024年05月17日20:10:57 科學 5779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北京通州發布(bjtzfb)

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

了解到:


這段時間,路過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的市民群眾不難發現,一排排老樓被圍起綠網和腳手架,工人們正有序地為老宅「換新裝」。


區別於其他項目,沙盤模型、智慧大腦、電動施工平台、外牆噴塗機器人……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賦能更多「智慧」,讓施工更「聰明」。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 

北苑街道帥府園小區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總建築面積近70000平方米,涉及13棟樓、85個單元,共1001戶。


牆面脫落髮霉、雨天路面積水、電線交錯纏繞……這樣的場景,一度是帥府園小區的真實寫照。而今,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發生「蝶變」。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通州區重大項目中心工作人員楊博介紹——


帥府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分為樓本體改造和公共區域改造兩個部分。


樓本體改造內容包括外立面整治、外窗護欄整治、樓內公共區域整治,外牆、外門窗與屋面的節能改造,上下水管線改造等。


公共區域改造內容包括出入口改造、適老適兒改造、道路重新鋪裝、綠化補建等內容。


目前在施工的是本體改造外和立面整治項目,整體改造預計在年底基本完工。


走進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映入眼帘的是小區沙盤,黑色屋頂、咖色外牆,很難將之與老舊小區聯想到一起。


「以沙盤模型展示小區改造後的最終效果,讓居民能夠從宏觀上整體把握、感知改造全貌。」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通州舊改項目部工作人員李珂說。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除了宏觀效果,帥府園小區老舊小區改造更加註重微觀感受。


項目部內電視屏幕上反覆播放著演示視頻,讓各項工藝可視化,幫助居民熟悉各項工藝流程,還能讓居民「監督」現場施工。


項目部外擺放著即將更換的雙層玻璃窗樣品,不遠處還有外牆改造「樣板間」,通過虛與實相結合的方式,從宏觀到微觀,全方位展示小區改造效果,打造透明工程、放心工程。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針對舊改自身的複雜性,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首次引入專門開發的老舊小區改造信息化平台,進行項目全周期的智慧化管理。


簡單來說,信息化平台就像是個「智慧大腦」。李珂指著項目部內一面電子屏幕介紹說,信息化平台大致可以分為小區總況、社區基本信息、樓棟管家、改造留言、意見反饋、小區調研數據統計、綜合改造同意佔比排行以及每棟樓改造情況等板塊。


李珂進一步解釋說,信息化平台通過匯總改造前調研所得的居民意見,可隨時調取相關信息,還能了解居民改造各周期意見建議,實現「未訴先辦」。


其次,在改造過程中,能及時收集居民訴求,快速反饋給樓棟管家,通過協商議事平台實現「接訴即辦」。


此外,平台還能實時更新項目進度,直觀反映整個小區的改造情況,保證質量和工期。


有別於其他樓體滿身「綠網」,帥府園34號樓外立面顯得格外清爽:外牆上只有一個長方形、約半層樓高的電動施工平台。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電動施工平台呢?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據記者觀察,電動施工平台主要特點為體積小、可升降。比如在為一層外立面施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對其他樓層的影響。李珂介紹,為了解決傳統舊改工程中吊籃施工工期長,外架施工影響居民生活等問題,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探索科技建造新路徑,嘗試引入電動施工平台。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還舉行了項目論證會,通州區住建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居民代表,進行實地勘察後順利通過論證。


下一步,帥府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計劃引入外牆噴塗機器人,將藉助外牆塗料自動化噴塗、自動識別避窗技術,最大限度實現外牆塗料的連續施工作業。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降低工人高空作業風險。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金耀飛
攝影 唐建
微信編輯 徐清
審核 程俊娣
複審 孫華良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涉及13棟樓!通州這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用上「智慧大腦」和「機器人」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