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2024年04月17日12:45:23 科學 1110

壞了,真給印度人裝到了,早在2023年8月份的時候,印度的「月船3號」執行探月任務,曾創下了一天走8米的記錄。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013年成功登陸月球的玉兔號,花費了972天才走了118.9米。

這不?就有外媒大做文章,聲稱中國技不如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月船3號情況如何

咱們雖然平時喜歡調侃三哥,但他們航天領域真不是開玩笑的,月船3號成功登陸月球,標誌著他們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月球著陸的國家。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在印度的前邊還有美國蘇聯、中國,在這一方面,甚至要比歐洲都得更好。

在2023年8月23日的時候,月船3號成功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而且還是首個在該地區著陸的國家。

這一個成就沒啥好說的,畢竟現在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太少了,隨便選個地方著陸,都能夠成為「首個」。

而且月球南極著陸沒啥太大的含金量,畢竟月船3號著陸地點是在南緯69.373°、東經32.319°,嚴格來說算是月球正面,真正有含金量的是月球背面著陸。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船3號飛行和著落情況】

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月船3號就和印度指揮中心建立了聯繫,並從著陸器駛向月球表面。

月船3號一直往前走,期間斷斷續續搜集表面的物質,到9月2日的時候,月船3號已經走出了100米以上,算下來每天走的距離就有8米。

此後因為缺乏電力,月船3號不得不陷入休眠狀態。

整體來看,印度此次的登月在人類歷史上確實是一個壯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類對於月球的認知,這一點不可否認。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船3號結構】

另外一邊,中國的玉兔號,也就是我國首個月球車,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卻僅僅走了100多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玉兔號啥情況

玉兔號的登陸時間要比印度這邊早了大約10年,在2013年的時候,嫦娥三號探測器就帶著玉兔號順利抵達月球表面。

玉兔號的著陸地點選在了月球的「虹灣區」,這裡也被人們稱為月海,因早期人們觀測的月坑,認為是海得名。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同樣的,虹灣區屬於月球正面,它是一個直徑約為160公里的巨型隕石撞擊坑,相對來說地勢平坦,有利於著陸器著陸。

而且,該地區沒有被其他國家探測過,擁有較大的科研價值。

為了進一步增加人類對於月球的認知,在玉兔號上搭載了專用的月球雷達,其發射的雷達波可以探測10米到30米的月球土壤結構,甚至可以直接對月球地表下100米的地方進行探測

從這裡來看,玉兔號之所以要比月船三號跑得更慢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它那更加繁雜的任務。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因為雷達系統對於電力的要求很高,如果我們想要探測月球土壤深層,就需要玉兔號的雷達系統全開。

這就要求玉兔號犧牲一部分推力的電力,來換取探索工作的持續進行。

而且,這個任務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因為玉兔號的電力來源主要是太陽能板,只有在攝取足夠多的電能之後,才能持續為雷達供能。

相對來說,月船三號沒有執行大範圍的探索任務,而是更多地集中在小範圍的攝影、物質採集等方面的工作。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因此,在動力系統方面,會有更多的電力支持,跑起來自然也就更快。

大家要知道,月球的自轉和周轉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個晝夜,相當於地球上的27個晝夜。

換句話說,當月球的虹灣區陷入夜間的時候,玉兔號就得陷入到「冬眠」,等27天陽光重新照射之後,才能重啟。

而且在這個重啟的過程當中,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喚醒,沉睡之前也需要準備。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這樣斷斷續續下來,所花費的時間實在是不少,於是我們乾脆將其作為一項長期的月球探索工作

月船三號這邊講究的是一個一氣呵成,利用月球南極的晝間,其飛船不斷崛起能源,供給探索工作。

此後夜間來臨,月船三號陷入沉睡,結束之後,印度曾試圖將其喚醒,但沒有結果。

比印度更優秀

再有一點就是,在2014年的時候,玉兔號受到月球表面複雜環境的影響,在沉眠結束之後內部出現異常。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玉兔號模型】

對此,專家展開了排查工作,在此期間耽擱了很長一段時間,半年之後,玉兔號才重新被喚醒,但好在部分功能沒有出現問題,能夠正常工作。

這倒不是說我們技術不行,而是在寒冷的夜間,月球表面溫度低至零下180攝氏度,就算美俄的登陸器,也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就這樣磕磕絆絆,玉兔號在2016年7月31日的晚上停止工作,從登陸到最終停工,一共工作了972天,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

作為玉兔號的後繼型號,我國玉兔二號已經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球背面不僅有著更加複雜的環境,不利於登陸器登陸,而且還阻礙實時通訊系統,難度之大難以想像。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玉兔二號在艾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登陸,截至2022年的時候累積行走距離約1239.88米,如今已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未來中國可能還會有玉兔三號登陸器,它究竟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讓我們一同期待!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玉兔號設計壽命已滿:距離著陸器20米 無法動彈》

【2】新華社《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附近表面發現硫等多種物質》

【3】中國政府網《嫦娥三號的新使命、新挑戰、新看點》

【4】中國新聞網《「玉兔號」月球車:耐極溫 可避障 能爬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