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2023年10月04日14:01:10 科學 1231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文/蘭子記

編/蘭子記


前言

板塊構造學說是地球科學最基本的基礎理論之一,它為我們了解地震、火山、造山運動等分布特徵提供了理論框架。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陸和海洋板塊都是漂浮在軟流圈地幔上的岩石圈塊體,各塊體之間存在相互運動。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處開始形成,不斷遠離洋中脊並冷卻增厚,在海溝處俯衝消亡。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陸漂移假說在 20 世紀 50 年代前不被人們接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提出解釋大陸可以大範圍移動的驅動機制。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而現在,大家一般認為地幔對流是板塊存在相互運動的主因。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地幔對流是地球內部熱能向外傳播的主要方式,也是它將熱能轉化為表面板塊運動的動能,可以簡單地把板塊構造運動看作是地幔對流在地球表面的表現。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熱能是如何轉化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的?又該如何精確地確定板塊構造運動的驅動力呢?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陸漂移的論證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Wegener 認為潮汐力和差異離心力是大陸漂移的主要驅動力,但 Jeffrey 等證明潮汐和差異離心力比大陸漂移所需要的驅動力小几個數量級。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因此,儘管 1912 年 Wegener 就公開提出了他的大陸漂移的觀點,而且到他的「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第三版發行時(1922 年)。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有關大陸漂移的觀點與證據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和證明,但是大陸漂移的觀點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到 50 年代中期長達20 多年的時間內都基本被拋棄。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有趣的是,地幔對流的概念早在 19世紀就已經出現,但卻沒有引起 Wegener 的關注。

反而是 Holmes 在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直在嘗試證明地幔對流是大陸漂移的內在動力機制。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到 60 年代初,海底擴張學說建立,包括大陸漂移等基本觀念的板塊構造理論也得到確立。

隨著八、九十年代地幔對流理論的深入研究,有關板塊構造運動主要驅動力的種類等問題也基本達成共識。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板塊運動

為了解板塊運動的驅動力,我們先來看一下,當今板塊運動的實際情況。下圖顯示的是當今全球主要板塊及其運動速度分布。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表格是 Forsyth 和 Uyeda給出的全球12個主要板塊的現今狀況及其運動速度統計。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從這些結果看,板塊運動速度與板塊大小無直接關係,與板塊邊界洋脊的長度關係也不密切,但是與板塊內含陸地的面積大小負相關,與板塊邊界海溝的長度正相關。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另外,板塊運動速度似乎也與岩石圈俯衝時年齡的大小關係不大。太平洋板塊俯衝時岩石圈的年齡比 Nazca 板塊大得多,但他們的運動速度卻相當。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板塊運動是地幔對流的外在表現,而地幔對流則是地球內部溫度不均勻而引起的密度不均勻分布的結果,因此板塊運動驅動力的分析也是按此思路進行的。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洋板塊在洋中脊開始生成,隨著離開大洋中脊而逐漸冷卻加厚。熱脹冷縮效應使得隨著岩石圈遠離大洋中脊時密度和厚度逐漸增大,其直接影響就是海底深度也隨著遠離洋脊而逐漸增大,在海溝處,岩石圈俯衝進入軟流圈地幔。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板塊運動的受力分析

板塊模式的受力分析可將板塊的受力狀況歸為三類:

俯衝板塊拉力 (slab pull)、洋脊推力(ridge push)和地幔黏滯力。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海溝處俯衝的冷岩石圈比周圍熱的地幔的密度大,將產生向下運動的重力,這種重力作用通過堅硬岩石圈傳導至整個岩石圈板塊,構成所謂的俯衝板塊拉力。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大洋中脊的地形比周圍海底高,這一部分物質的重力將會使大洋中脊兩翼分離,這種重力滑移一般稱為洋脊推力。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板塊與軟流圈地幔間存在相對運動時,地幔黏滯力就起作用:如果板塊比下面的軟流圈地幔運動速度快,那麼板塊將受到下面軟流圈地幔黏滯阻力的作用。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反之,如果板塊比下面地軟流圈幔運動速度慢,那麼板塊下方的黏滯力就是動力,帶動板塊運動。

此外,除前述三種主要受力情況外,根據海溝和兩相鄰板塊的運動情況,板塊還會受到海溝阻力或吸力的作用。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俯衝岩石圈的負浮力能否與地幔黏滯阻力平衡

根據這種板塊模式的受力分析,結合當今板塊運動的實際情況,一種觀點認為俯衝板塊的拉力是板塊運動的主要驅動力,洋脊推力僅起次要作用。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但是,有學者認為如果考慮地幔黏滯力的影響,俯衝板塊的拉力傳導至大洋岩石圈的純拉力可能與洋脊推力基本相當。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從上述觀測可知,主要大洋岩石圈板塊的運動速度基本相當,這也表明大洋岩石圈底部的黏滯力很小,俯衝岩石圈的負浮力基本為其受到的地幔黏滯阻力所平衡。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與此明顯不同的是,含有陸地的板塊,其運動速度較小,目前還不清楚是因為這些板塊不含或含具有較少的俯衝板塊,還是因為大陸岩石圈根受到較大黏滯阻力而造成的。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簡單的板塊模式的受力分析,確實可以讓我們對板塊構造運動的驅動力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但這畢竟不是整個系統的受力狀況。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一個不斷冷卻的對流地幔會在上下表面形成兩個邊界層。下面熱的邊界層的不穩定性將可能導致地幔熱柱的產生,而上面冷的邊界層的不穩定性將產生冷的下降流。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上部冷邊界層可以直接與岩石圈相聯繫,其不穩定所產生的下降流就是板塊的俯衝。俯衝岩石圈通過 410km 和 660km 相變面時還會因為相變作用而受到力的影響。

此外,地幔內部任何密度異常體的運動,包括下部邊界的不穩定性,都將通過地幔流體對錶面板塊產生作用力。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結論

正確理解板塊運動驅動力,是我們進一步認識板塊構造發展演化的基礎。

只有從整個對流系統出發,才能讓我們對板塊運動的驅動力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目前的研究模型都包含太多的人為因素。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完整地了解板塊構造運動的驅動力,需要一個板塊和地幔對流耦合且由統一的物理規律控制的模型。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對流模型,其中板塊是由模型自身自然產生的。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方法直接測量板塊運動的驅動力,檢驗理論模型。

但我相信,通過學術各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們終將揭開迷霧的面紗。

通過slab pull、ridge push機制,俯衝岩石圈負浮力能否與阻力平衡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 Wegener A.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London: Methuen, 1966.

[2] Davies G F. Dynamic earth: plates, plumes and mantle conve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9.

[3] Schurbert G, Turcotte D L, Olson P. Mantle convection in the earth and plane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Holmes A. Principles of physical geology. New York: Ronald Press, 1945.

[5] DeMets C, Gordon R G, Argus D F, et al. Effect of recent revisions to the geomagnetic reversaltime scale on estimates of current plate motions. Geophys. Res. Lett., 1994, 21: 2191−2194.

[6] Forsyth D, Uyeda 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plate motion. Geophys.J. R. Astron. Soc., 1975, 43: 163−200.

[7] Royer J Y, Müller R D, Gahagan L M, et al. A global isochron chart.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Institute for Geophysics Technical Report No. 117, 1992.

[8] Huang J S, Zhong S J, van Hunen J. Controls on sublithospheric small-scale convection. J.Geophys. Res., 2003, 108 (B8), 2405, doi:10.1029/2003JB002456.

[9] Conrad C P, Lithgow-Bertelloni C. How mantle slabs drive plate tectonics. Science, 2002,298: 207−209.

[10] Bird P, Liu Z, Rucker W K. Stresses that drive the plates from below: Definitions,computational path, model optimiz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J. Geophys. Res., 2008, 113,B11406, doi:10.1029/2007JB005460.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OD: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高精尖課題 - 天天要聞

SOD: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高精尖課題

SOD,全稱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全球生物學、醫學、細胞學等領域的重要研究對象。這個酶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保護我們免受環境污染到防止細胞凋亡,它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生物學領域,SOD是研究自由基生物學和細胞免疫學的重要工具。
會變色的「火焰樹」!10年長高1米,樹葉紅似火,樹皮脫落如龍鱗 - 天天要聞

會變色的「火焰樹」!10年長高1米,樹葉紅似火,樹皮脫落如龍鱗

春賞百花秋賞葉!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繽紛的槭樹,將蕭瑟的秋季,渲染得多姿多彩。在眾多賞葉的植物中,熱情、醒目的血皮槭,總是絢爛奪目的。血皮槭,又叫紅皮槭、紙皮槭、馬梨光,是無患子目槭樹科槭屬喬木,因擁有鮮紅的樹葉與樹皮,被稱為「火焰樹」,連植物學家都驚嘆於它的美麗。
水旋渦的奧秘與危險性 - 天天要聞

水旋渦的奧秘與危險性

湖面上的水旋渦一直以來都讓人感到神秘和危險。為什麼一旦掉進漩渦就很難游得上來呢?讓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揭開這個謎團。在一個大型水槽中,我們不斷攪拌水,製造出一個人工的漩渦。當漩渦中心的泡沫散去後,你會發現漩渦的中心竟然是空心的。除非你會飛,否則很難游出來。
2024年一氧化氮專精特新小巨人調研報告 - 天天要聞

2024年一氧化氮專精特新小巨人調研報告

一氧化氮市場報告主要研究:一氧化氮市場規模: 產能、產量、銷售、產值、價格、成本、利潤等一氧化氮行業競爭分析:原材料、市場應用、產品種類、市場需求、市場供給,下游市場分析、供應鏈分析、主要企業情況、市場份額、併購、擴張等如果您有興趣查閱報告全文及報價,請W: chenyu-zq將
腦機介面重要突破!國內團隊實現全譜漢語解碼:Top 3準確率近100% - 天天要聞

腦機介面重要突破!國內團隊實現全譜漢語解碼:Top 3準確率近100%

中國團隊突破性成果:首次實現腦機介面全譜漢語解碼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一項激動人心的研究成果從中國傳來,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科研團隊不負眾望,在腦機介面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對漢語的全譜解碼,並建立了覆蓋所有漢語普通話字元發音的腦機介面系統。
AEM:N-NaTaO3@Ta3N5核殼異質結構與可控界面高效光催化水分解 - 天天要聞

AEM:N-NaTaO3@Ta3N5核殼異質結構與可控界面高效光催化水分解

利用粒子光催化劑的光催化水分解可以同時產生氫氣和氧氣,這為將太陽能存儲為化學燃料提供了一條有前景的經濟有效的途徑。從根本上說,這一過程的關鍵在於設計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能帶位置,以有效地吸收光、促進電荷轉移和表面反應。最近,Ta3N5因其合適的帶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