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出誘導癌細胞「自殺」新方法

2023年07月17日23:47:02 科學 1681

(科技)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出誘導癌細胞「自殺」新方法 - 天天要聞

作為納米技術的前沿領域,脂質納米顆粒的發展為藥物輸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脂質納米顆粒作為載體,將假單胞菌家族產生的有毒蛋白質的遺傳信息編碼到mRNA分子中。這些mRNA分子被包裹在脂質納米顆粒中,並用抗體覆蓋,以確保產生毒素的mRNA分子可以精確到達癌細胞。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這些脂質納米顆粒注射到患有皮膚癌小鼠黑色素瘤中。結果發現,單次注射後,44%至60%的癌細胞會消失。這個結果表明,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具有顯著的效果。

這項研究的方法相較於傳統的化療手段,有著明顯的優勢。化療雖然可以通過血液輸送小分子來有效殺死癌細胞,但其主要的缺點在於同時也會殺死健康細胞。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則能夠更精確地針對癌細胞,減少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然而,這項研究仍有許多需要進一步探索的部分。例如,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mRNA分子如何在體內工作,以及這種治療方法在人體中的安全性。此外,我們還需要研究這種方法的長期效果,以及是否有可能產生副作用。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為治療癌症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雖然這種治療方法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測試,但其潛力和創新性令人充滿期待。我們期待著這種治療方法能夠在未來成為癌症治療的一種有效工具,為人類帶來更健康的生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 天天要聞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消化內鏡護理專委會主辦、嘉定區中心醫院承辦的健康諮詢活動在嘉定區紫雲廊公園舉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識。圖為醫生為市民科普健康知識。馬偉勤攝(人民視覺)日前,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慧的變革。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義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