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

2023年03月11日21:30:07 科學 1689

導語:此為「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

我國地大物博,野生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在農村,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它們都有各自的生長特點,有的長得高大挺拔,氣勢非凡,有的花朵艷麗,十分惹人喜愛,還有的植物長得極為矮小,常常被人忽視。

其實,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價值和用途,有些植物雖然長得極為矮小,但是往往價值卻比較高。比如大名鼎鼎的田基黃,它高不過七寸,卻是民間常用的「護肝良藥」,價值非常珍貴。

此為「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 - 天天要聞

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草,它不僅是一種長得極為矮小的野草,而且它的莖葉表面上有密密的條形鍾乳體,看上去形似透明,所以大家就給它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做透明草。

又因為它的莖是呈半透明狀的,於是又有玻璃草之稱。其實,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學名叫做小葉冷水花,有些地方又叫它小葉冷水麻,一聽它的學名就覺得它是一種小巧玲瓏的植物。

小葉冷水花是蕁麻科冷水花屬纖細的小草本植物,它一般喜歡生長在農村路旁的石壁上和牆上的陰濕處,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尤其是南方地區較多。

認識小葉冷水花的人都知道,它的植株長得有點像石胡荽,看起來非常纖細,葉對生,葉片也非常小,密密麻麻的葉脈羽狀,就這樣鋪散生長,顏色嫩綠,也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此為「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 - 天天要聞

小葉冷水花雖然植株矮小,但是它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特點,每當它花開時,只要輕微震蕩它的花朵就會彈出來許多花粉,猶如一團煙火,就像放禮花一般,所以它在民間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別稱「禮花草」,也有人叫它「煙花草」。

由於小葉冷水花這個獨特的特徵,小時候每年到了它開花的季節,總是會忍不住輕輕碰一下,然後快步走開觀賞它的奇麗壯觀,同時小夥伴們也會發出尖叫聲,就好像過年放禮花一樣。

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小葉冷水花的生命力極為頑強,即使生長在石壁上也仍然嫩綠秀麗,而且它的種子是隨著花粉傳播的,只要有小葉冷水花的地方就能長出一大片來,對於許多農民朋友來說就是一種惡性雜草

此為「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 - 天天要聞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它們自身的價值和用途。小葉冷水花雖植株矮小,但價值卻不可小覷,同時也是一味民間常用的草藥。其藥用全草,主要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在生活中可用於癰瘡腫毒、丹毒、無名腫毒、口舌生瘡,還可用於燒、燙傷、毒蛇咬傷等癥狀。在民間,經常會有一些人幹活時不小心燒傷或者燙傷,就是在路旁採摘一些小葉冷水花的葉子搗碎敷在患處,效果很好還不留疤,相信在南方的農村朋友很多人都用過。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小葉冷水花嗎?它在民間俗稱「透明草」,又有「禮花草」之稱,植株矮小,價值卻不可小覷。若你在家鄉遇見,別再把它當雜草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著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