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外國人就曾說過,「中國人永遠做不出這樣精度的零件!」但是中國航天二院技師葉輝卻霸氣反駁,他說:「我用手工達到的精度,你們機器還不一定能夠達到」,之所以敢說出這樣的話,葉輝確實是有這個實力。
他是中國航天二院的研磨師,從1997年開始從事研磨工作,師從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研磨的過程是一份枯燥乏味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所以老師傅的手藝差點失傳,自從葉輝接手這個工作之後,他就一直虛心學習,終於掌握了這項技術。
經過20多年的研磨學習,他如今製作的精密儀器精度可以達到0.05微米,超出西方國家機器研磨量塊精度10倍,當被問到這些年打造過哪些有成就感的零部件時,葉輝卻說這些零件兒事關重大,必須得保密,不過在很多大國重器上,都有葉輝親手製作一些零部件
現在,正是我國發展的關鍵時候,要想贏得未來國際上的競爭,就必須大力發展高科技,發展基礎科學,這就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只有頂級科技人才,才能擔負起從源頭上趕超國外科技的重任,並且逐步取得領先優勢。
不過說到底,還是我們得數理化人才太過於稀少,中國目前擁有的頂尖數理化者不足世界的1%。所以才會有楊振寧所說的千辛萬苦造出來,卻沒人會用,不過是白白為他人做嫁衣。
不過好在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越來越重視物理、數學人才的培養問題。
而楊振寧這樣的物理高手指出,要想學好物理,數學,興趣很關鍵。
所以當初楊振寧回國看到這種情況後,就曾建議:「我們應該培養下一代人才的時候,要啟蒙他們的數理化學科,從小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培養創思思維。」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並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演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事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慾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