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2022年11月01日18:52:32 科學 1626

二十多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氣候與霍亂瘧疾登革熱等人類疾病的動態之間存在密切關係。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氣候變化,包括長期變暖趨勢和短期氣候多變性,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模式。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和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研究與高級研究所的計算生態學家和氣候動力學專家澤維爾·羅多(Xavier Rodó)自然雜誌講述了如何使用氣候模型來幫助為未來的疾病爆發做準備,以及他在實施此類系統時面臨的障礙。

氣候如何影響疾病傳播?

氣候以多種方式影響疾病的出現和傳播。有些相當複雜。氣候條件可能對生態系統產生級聯效應,影響人畜共患溢出的可能性,其中病原體從動物宿主跳到人類。

例如,我們看到,巴西大西洋森林的溫度變化以可預測的方式在吼猴(Alouatta物種)中推動了黃熱病的浪潮,這些黃熱病以可預測的方式在人類流行病之前發生。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隨著氣候變化,疾病爆發的傳播和強度也將隨之變化。各地的影響不會相同,但溫度和降雨量的變化將導致人畜共患疾病和媒介傳播疾病的分布和動態發生巨大變化。

例如,研究者已經在紐約市看到攜帶西尼羅河病毒的蚊子數量創下歷史新高,而這種蚊子通常在更遠的西部發現。

氣候變化影響疾病暴發的證據是什麼?

在之前的一項研究,已經表明孟加拉國的霍亂髮病率受到短期氣候模式的影響。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引起的當地氣溫升高後,病例在六個月左右上升,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是太平洋每3-7年不規則地發生的溫暖(厄爾尼諾)和涼爽(拉尼娜)階段的反覆氣候模式。

但自1980年代以來,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明顯加劇,我們認為這種長期趨勢也可能影響霍亂的發病率。研究者研究了跨越70年的歷史霍亂數據,發現在1980年至2001年期間,發病率與ENSO密切相關。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然而,強化前一段時間的數據沒有顯示這種相關性。在氣候變暖的推動下,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加劇的長期趨勢似乎正在影響霍亂的動態。

如何使用氣候模型來預測和準備疾病暴發?

使用現有的工具,在某些地區,可以預測下一季、下一個夏天甚至更遠的未來氣候條件——一些厄爾尼諾事件可以提前兩年預測。提前幾個月知道一個國家將出現異常的雨季,以及這可能如何影響疾病發病率,使公共衛生當局能夠預測和計劃他們的應對措施。例如,他們可以囤積藥物,或在某些地區噴洒殺蟲劑以限制蚊子的孵化。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開發這些預測模型的障礙是什麼?

氣候變化和傳染病流行病學都是複雜的系統,我們需要將來自不同學科的科學家聚集在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跨學科被談論的比看到的更多。研究者也面臨著為此類項目吸引資金的困難,在知名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機會可能有限。

研究者可以訓練和測試模型的流行病學數據的可用性也是一個問題。關於霍亂,我們有比最近數據更好的歷史數據。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COVID-19 的情況類似——報告已經下降,因此我們在大流行的前兩年擁有比現在更好的數據。我們需要明白,如果我們想為未來的威脅做好準備,長期數據收集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工具的開發和實施狀況如何?

研究者曾與一個國際團隊合作開發一個模型,該模型使用厄爾尼諾預測來預測厄瓜多的登革熱疫情。該模型正確地預測,在2016年,氣溫升高和降雨過多將導致馬查拉市在3月份爆發疫情 - 比預期提前三個月。

它還預測,發病率有90%的可能性超過前五年的平均水平,2019年厄爾尼諾現象將導致在典型旺季爆發登革熱的可能性很低。

該模型和其他模型已改編用於其他地區。但這些模式尚未被公共衛生當局採用。人們說他們很有趣,但他們沒有看到直接的經濟利益 。

為什麼氣候變化對新冠疫情大流行防範至關重要? - 天天要聞

不幸的是,拯救生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曾多次嘗試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實施我們的霍亂預測模型——帕斯誇爾比我多,但沒有成功。研究者還嘗試在馬達加斯加塞內加爾衣索比亞建立瘧疾預報服務,因為那裡有豐富的數據。

參考文獻

1.Rodó, X. et al. Nature Med. 27, 576–579 (2021).

2.Rodó, X.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12901–12906 (2002).

3.Pascual, M. et al. Science 289, 1766–1769 (2000).

4.Lowe, R. et al. Lancet Planet. Health 1, e142–e151 (2017).

5.Petrova, D. et al. Int. J. Climatol. 41, 3813–3823 (2021).

6.Lowe, R. et al. eLife 5, e11285 (2016).

7.Laneri, K.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8786–8791 (2015).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