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福建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揭曉,20位女性及5個團隊獲獎。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蘭芬獲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7月15日,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付巧妹等20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分子生藥學研究等5個團隊分別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團隊獎。
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由包括38位院士在內的46位委員組成,在提名單位和候選人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在評審中突出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導向,注重創新價值能力貢獻評價和崇高品德和優良學風,關注工作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家,誕生於科研一線的原創性重大成果,最終入選者都在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各個領域做出較為突出的貢獻。
據介紹,本屆起,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全新升級,個人獎名額從10人提升至20人,並增設團隊獎。迄今為止,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已評選表彰了17屆,共有164名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獲獎。
一起來認識一下福建這位女科學家吧↓↓↓

陳蘭芬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陳蘭芬,1975年10月生,博士。長期從事免疫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研究,揭示了Hippo 信號通路在自身免疫病發生、宿主防禦與腫瘤炎症微環境重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調控作用,為免疫相關疾病的診治提供了重要靶點和科學依據。主要學術成績包括:①發現Mst1/2激酶激活轉錄共激活因子TAZ,促進T淋巴細胞分化為促炎的Th17細胞並抑制抑炎Treg細胞的產生,解析了臨床上Mst1缺失導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可能致病機理;②闡明巨噬細胞中Mst1/2 在病原體清除期間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導致衰老與死亡的重要作用。③發現Hippo通路在調控腫瘤炎症微環境中的重要功能。④篩選出靶向Mst1/2的小分子抑製劑XMU-MP-1,可有效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目前該專利已經按「里程碑付款1000萬加銷售提成」成功轉讓。
完整名單如下: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獲獎女科學家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付巧妹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演化遺傳學
2.馮琳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
3.劉瑋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傳染病流行病學
4.劉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5.劉宏濤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植物光信號轉導
6.許葉春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受體結構與功能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基於結構的藥物分子設計
7.楊曉菲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實驗核物理
8.肖仁珍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高功率微波
9.吳俊 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果樹種質資源與分子育種
10.余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儲能電池材料
11.余倩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屬材料結構與性能表徵
12.鄒麗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水動力研究所副所長、教授/海洋結構物設計與製造
13.張東菊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環境考古
14.張海霞 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特聘教授/無線通信與網路
15.張然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兼公共數學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科學與工程計算
16.陳蘭芬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免疫穩態與疾病
17.陳芳芳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納米醫學轉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納米醫學
18.陳娟 重慶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員/病毒性傳染病
19.周歡萍 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新能源材料
20.侯靜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研究員/高能激光技術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獲獎團隊名單
(按團隊名稱筆畫排序)
1.袁祥岩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南極巡天望遠鏡研製團隊
2.袁媛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分子生藥學研究團隊
3.漆成莉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研究員、高級工程師/風雲衛星高精度定標與定位技術團隊
4.張楚虹 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高分子功能材料和器件先進位造團隊
5.盛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ISN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安全自組織無線通信網路團隊
(來源:新福建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