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Nature》: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2年07月05日12:40:13 科學 1762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學院李惠和徐翔教授在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該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29日晚,以《半晶質陶瓷氣凝膠極端隔熱材料》(Hypocrystalline ceramic aerogel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at extreme conditions)為題發表在Nature(最新影響因子為69.504)上。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84-0

哈工大《Nature》: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 天天要聞


該研究為是兩位教授2019年發表於Science的成果《雙負陶瓷氣凝膠超隔熱材料》之後的延申研究,對滿足我國航天等領域在極端、複雜服役條件下的隔熱保溫、減重增容、節能降耗、系統安全和性能穩定,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極端條件(例如深空和深地等環境中複雜機械載荷和劇烈溫度變化)下的熱控制,要求隔熱材料具備優異的熱-力學特性和隔熱性能。傳統陶瓷氣凝膠超隔熱材料存在困擾其近百年的「力熱互斥」瓶頸難題,例如陶瓷無定形態增韌的同時引發高溫析晶粉化,低熱膨脹效應受困於結構幾何構型和力學特性,力熱協同增強的同時犧牲隔熱性能,以及低密度降低聲子傳熱的同時無法有效阻隔高溫熱輻射等,難以滿足實際極端環境熱控制需求。


鑒於此,該論文報道了一種氣凝膠多尺度超結構設計和製備方法,採用半晶質(hypocrystalline)陶瓷材料設計結合zig-zag宏觀結構設計,賦予陶瓷氣凝膠近零泊松比(3.3×10-4)和近零熱膨脹(1.2×10-7/℃)的「雙零」反常規物理性質,從而獲得了輕質超柔韌、高熱穩定性及高溫超隔熱等特性。


同時,研究團隊創新提出了一種「氣體湍流」輔助靜電紡絲直接製備三維納米纖維陶瓷氣凝膠的方法,拓展了傳統靜電紡絲製備二維膜材料的束縛,為實現材料的多尺度超結構設計、高性能、大規模及低成本製備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哈工大《Nature》:陶瓷氣凝膠隔熱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 天天要聞

圖為研究結果之一,半晶質雙零陶瓷氣凝膠超彈及高溫隔熱性能


該材料彈性可恢復壓縮應變高達95%,兼具優異的拉伸(斷裂應變>40%)和彎曲(彎曲應變>90%)變形能力;1萬次高頻劇烈熱震(約200℃/s)以及長期高溫(>1000℃)有氧暴露下強度損失及體積收縮幾乎為零;此外,半晶質陶瓷對碳展現了更強的包覆能力,提高了碳材料的高溫抗氧化性能,從而有效阻隔了高溫熱輻射,實現了「低密度」陶瓷氣凝膠目前最低高溫導熱係數(20mg/cm3、1000℃下小於100mW/mK),彌補了輕質氣凝膠材料在高溫隔熱領域的短板。該材料同時具備電容式自感知特性,可實時監測隔熱材料的結構損傷,進一步增強了熱控制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來源| 哈爾濱工業大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