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2022年07月05日01:16:23 科學 1895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對探索自然和科學奧秘的浪漫追求。

從神舟飛天到蛟龍探海,每一個榮耀的背後都凝聚了科研人員付出的力量,展示了中華民族實力的強大。

2003年楊利偉的神舟五號飛天之旅好像就在昨天,而在19年後的2022年神州十四號航空任務的人員中,有一道靚麗的身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道身影便是——我國首位航空女英雄劉洋

眾所周知,想要成為一名宇航員,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宇航員的選拔有著極高的標準,不僅對人的身高、體重,體力等硬體條件有著很高的要求,對人的意志力和奉獻精神的考驗也很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女航天英雄——劉洋的故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1978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現在44歲。她作為我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員,如今又能第二次登上太空執行任務,其經驗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見她本人有著足夠優秀的能力,其背後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和學習的。

從小劉洋就是班中的尖子生,成績名列前茅,不僅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也是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的學業路順風順水,從初中到高中表現都很出色,還當過班級的團支書。在她18歲那年,她做下的一個決定也影響著她未來的職業發展,她決定參軍當一名軍人,考上軍校。

軍中生活雖然艱難枯燥,也擋不住劉洋刻苦讀書的決心。在她的努力下,她的高考成績遠遠超過了地方重點院校錄取分數,最終以高出31分的成績考進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和楊利偉、王亞平翟志剛景海鵬等人成為了校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進入這所知名高校學習,也為她成為優秀的航天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她還成為清華大學社會學專業的研究生,事業有成。

2001年從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畢業後,她十年磨一劍,不斷學習航空的基礎理論、航天專業的技術,不斷做任務模擬訓練,接受航天環境適應訓練、飛行程序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航天員訓練。

最終在2012年時,她確定成為神舟九號任務組成員之一,成為了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航天員,為中國航天事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坊間流傳,女航空員上完太空後會影響生育能力,這個謠言純屬無稽之談。大多數人認為太空中存在的輻射可能會破壞女性的生殖機能,還會導致基因突變。但其實女航天員上天后返回地球成功生育的例子不少,因為劉洋便是其中一個。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與丈夫張華是軍中戰友,兩人相識於青春最美的年華,2004年在劉洋26歲的時候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5年神舟九號任務結束的第三個年頭,劉洋在一檔節目中發言表示自己已經是家庭中的一位母親。

在後來《環球時報》對她的採訪中,她也確認了自己已為人母的事實,劉洋懷孕生子成功打破了女航空員上完太空後會影響生育能力的這個謠言,解開了世人對太空的誤解,讓我們對太空的了解又進了一步。

時隔十年,劉洋第二次執行航空任務。在執行國家任務的同時,劉洋也在執行著家庭的任務。家中的小孩告訴劉洋一定要從太空平安回來,並把對母親的祝福帶到天空和星辰中,同時希望多拍一些太空的照片。

這些交代不僅是小孩對母親的思念和對母親出行的擔憂,也是對母親的一種甜蜜祝福,讓人暖上心頭,從中也可以看出劉洋對孩子的教育下了不少功夫。

中國首位女航天英雄劉洋,博士學位,兒女雙全,家庭事業雙豐收 - 天天要聞

劉洋在航天事業生涯中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成就,相比也離不開背後家人的默默支持和鼓勵。

神州十四號已於2022年6月5日成功和空間站交會對接,目前還在太空中執行任務,讓我們一起期待航空英雄凱旋歸來的一天,一起為中國航空事業奉獻的英雄點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聞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號結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連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也一併「快遞」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開艙取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來自月球背面的珍貴「月壤」研究人員希望藉此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夢 共赴蒼穹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協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