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2022年07月04日23:36:09 科學 1575
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 天天要聞

5年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24名在港兩院院士回信時表示:「要重視香港院士來信反映的問題,抓緊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合理予以解決,以支持香港科技界為我們建設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5年後,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香港最大的科技研發及企業孵化基地——香港科學園考察。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希望香港發揮自身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著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5年來,第二產業佔比僅6.5%的香港,其科技創新事業迎來新一輪發展。這裡邊,離不開廣東勇於「先行先試」的助力。廣東創新性的協同合作,也讓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從一個規劃性的概念,加速成為一個特色鮮明的「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日前,南都記者專訪省科技廳,揭秘廣東省最近三年來如何從突破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著手,推動了粵港澳三地科技要素高效流動,推進粵港澳三地深度合作、協同創新,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多方作為。

01/

從突破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著手

省府「1號文」加速破題

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粵港澳三地最有共識、最具優勢,也是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粵港澳三地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經濟制度、法律體系、行政體制和社會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異,面臨著不同制度和體制下帶來的系列問題。

2019年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1號文」提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科創12條」)。這份文件,從區域創新、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創新環境等四個方面,形成12條政策超60個政策點,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從突破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著手,在「人往來、錢過境、稅平衡、物流動」等方面加快破題,推動了粵港澳三地科技要素高效流動,推進了粵港澳三地深度合作、協同創新。

如在人才流動便利化方面,出台了港澳人才享受廣東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延繳政策、允許使用財政資金為其購買商業養老和商業醫療保險、支持來粵工作的外籍人才通過申請F字簽證免辦居留許可等有關政策措施。

為助推外國人才來粵創新創業和交流合作,「科創12條」明確提出減輕在粵工作的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層次人才內地工資薪金所得稅稅負,珠三角九市可按內地與境外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給予補貼。制定了全省相對統一的境外高端人才認定標準。僅2020年這一年,已核准珠三角九市境外高端緊缺人才近9000人。

除政策「破題」外,廣東省還提供「最優服務」的定位,給予來粵創新創業的港澳優秀人才各項支持。如依託聯合攻關項目培養使用粵港澳三地人才,如整合優化「海外名師」「銀齡專家」等引智計劃為統一的「外籍和港澳台國際人才交流合作」項目,近兩年就邀請包括港澳在內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含50多名主要發達國家院士(含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000多名海外名師、名家、名醫、名匠、名人來粵短期開展交流合作。2022年還首次開展粵澳青年人才雙向交流項目,推動打造區域人才發展共同體。

最貼心的是,港澳人才通過各地市科技部門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的,還可以為其聘僱的外籍家政人員申請相應期限的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讓港澳人才在粵生活更加便利。

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 天天要聞

香港維港兩岸景色。新華社

02/

全國率先實現

省財政科研資金「過河」使用

「『資金過河』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這對香港科技界是一支鼓舞人心的強心針。香港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礎和高素質科技人才、40多位在港的兩院院士、高度國際化的優勢,且科研體系與國際接軌,實現『資金過河』將有助於進一步發揮香港在國家科技建設的作用。」時任香港創新及科技局(現更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楊偉雄曾這樣公開表示。

在2018年中央財政經費分四批實現「過河入港」後,廣東「科創12條」明確提出: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面向港澳開放,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牽頭或獨立申報;建立省財政科研資金跨境港澳使用機制,允許項目資金直接撥付到港澳兩地牽頭或參與單位;鼓勵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向港澳開放科技計劃項目等。

一個月後,廣東就出台了關於支持港澳機構參與或牽頭承擔省級財政科技計劃項目的相關規定,在全國率先實現省財政科研資金直接撥付港澳機構使用。2019年7月30日,首筆由香港科技大學承擔的廣東省省級科研項目財政資金316.96萬元順利撥付到香港。隨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向香港分部依託單位香港科技大學成功撥付3800萬元科研經費,實現了廣州市科研資金跨境撥付。

2021年,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廣東還對財政科研資金跨境港澳的規定進行修訂完善,加強科研項目資金跨境港澳使用的全過程管理。為提高資金過境效率,廣東省多部門合力優化資金過境稅收備案手續、精簡辦理流程、提高匯款效率,形成切實可行的操作流程。

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 天天要聞

南都製圖 林泳希

03/

港澳科研人才紛紛「過河」

牽頭承擔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近百項

在省級財政資金「過河」的同時,澳港科研人才也紛紛「過河」,投身到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中來,深化香港與廣東、與國家的科技合作。這當中,同樣離不開廣東「科創12」條積極創造的各種更為開放、更為順暢、更為優厚的協同合作的創新、創業的環境。

按「科創12條」規定,廣東制定出台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組織實施的若干規定》配套政策,對資金過境港澳使用和港澳科研機構申請廣東的科技項目作了明確、具體、可操作性的規定。

如此一來,在全面突破過去受限於資金不能直接撥付到港澳跨境使用的同時,還著力解決了「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少有牽頭或獨立承擔廣東科技重大項目」的問題。

據省科技廳介紹,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港澳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已先後對港澳開放,共支持港澳地區單位牽頭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項、參與28項,涉及廣東省級財政資金總投入超10億元;9家港澳單位成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依託單位,獲得基金項目資助超2000萬元。

過去數年來,有來自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等港澳眾多的科技工作者廣泛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如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合作項目2021年就獲得科技部「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研發項目」的立項批准。

截至2022年2月,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共牽頭承擔了96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其中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承擔了86項、澳門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承擔了10項。

04/

共建共享科創載體和平台

吸引大批港澳科研人才來粵創新創業

促進廣東相關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以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科技計劃項目為契機,推進大灣區「軟聯通」建設外,廣東還以粵港澳(高校)聯合實驗室和聯合資助計劃為抓手,讓粵港澳科技合作走實走深。

據省科技廳介紹,2019—2020年,廣東已啟動建設 2批共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與此同時,還積極引進高端創新資源來粵設立研發機構。截至目前,港澳共有6所高校在粵設立了10所省級新型研發研究機構。

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 天天要聞

南都製圖 林泳希

據介紹,這些在粵研發機構的建設模式,較多採用合資形式,一般為廣東省各地市政府以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為主,被引進機構以技術、人員投入為主。被引進機構圍繞廣東產業需求開展特色研究,研究領域涵蓋了電子通信、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積極承擔、參與了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及廣東省重大產業技術攻關等項目。像粵港澳光熱電能源材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針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顯示產業的無鎘「Blue Gaps」產業關鍵問題,顯著提升器件性能,光效與壽命綜合指標位列國際第二名。

經過兩年建設,聯合實驗室建設成效同樣明顯。據統計,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共有8家港澳機構、超200位港澳專家學者參與建設。

聯合實驗室不僅彙集了一批粵港澳高校科研力量,還有效促進了粵港澳三方科技合作與交流。重要的是,這些聯合實驗室還促進了廣東相關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據省科技廳介紹,聯合實驗室集聚了一批在相關領域具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具備完備的全產業鏈研發實力的企業參與,如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琴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小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深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這份省府「1號文」影響深遠 - 天天要聞

位於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其港澳用戶佔比超過10%。

除上述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外,在共建共享創新創業平台方面,廣東亦有可圈可點之處。

如位於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的4台譜儀已完成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600多項用戶課題,其中港澳用戶佔比超過10%。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港澳網路專線服務港澳地區用戶超過200家。大灣區內珠三角地區已建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面向港澳青年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超130家。

正是通過財政科研資金過境、創新平台共建等,廣東吸引了大批諸如香港大學教授支志明、香港城市大學教授任廣禹等港澳人才來粵創新創業。同時,發揮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與港澳協同共建的機制優勢,彙集管軼唐本忠等香港院士和一批高水平香港科研人員投身大灣區科技發展。

眾擎易舉,合作共贏。縱觀這三年來廣東協同港澳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進展和成效來看,廣東省以「 廣東所需」的求真務實的態度,以「廣東所能」的改革開放精神,為香港積極融入國際創新網路,推動產業「向實」發展,提升經濟韌性和活力,再一次提供了施展拳腳的廣闊天地。

出品:南都灣區工作室

采寫:南都記者 黃海珊 任先博 通訊員 陳錫強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
內蒙古又發現新礦物 - 天天要聞

內蒙古又發現新礦物

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區岩體局部。(受訪單位供圖)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辦的鈮鈧新礦物發布會上宣布,科研人員在白雲鄂博稀土礦床發現鄂博鈮礦、翟鈧閃石兩種新礦物。上述兩種新礦物,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鋼(集團)公司、包頭稀土研究院、中南大學等單位科...
新礦物+2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新礦物+2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6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鋼集團聯合對外發布:白雲鄂博礦發現兩種新礦物——「鄂博鈮礦、翟鈧閃石」。這是白雲鄂博發現的第19種和第20種新礦物,為我國戰略性關鍵金屬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