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2022年07月01日10:36:12 科學 1156

自然界中有很多「偽裝大師」,它們可以把自己融入環境,以此來躲避天敵或者埋伏獵物。今天,腦洞君給大家帶來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如果在野外,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老規矩,煩請各位讀者老爺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給作者點個免費的關注和贊,我們接著往下看。

好,第十名,比目魚。比目魚長得非常奇怪,眼睛都長在身體的一側,外形扁平沒有魚鰾,基本在海底活動。別看比目魚其貌不揚,它們可是魚類里數一數二的偽裝高手。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比目魚身體有顏色的一側,通常帶有橙色的斑點和斑塊,這使它們能夠和海底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它們還會通過不停地抖動胸鰭與臀鰭,把沙子覆蓋在自己身上,只留下兩隻眼睛用來觀察外界。

當比目魚隱藏起來之後,眼神不好的獵物或者天敵根本看不到它們。除此之外,有的比目魚還可以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和環境的顏色相匹配,更好地隱藏自己。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好,第九名,鳥糞蛙。鳥糞蛙「大名」叫馬來棱皮樹蛙,主要棲息在印度、馬來西亞、中國等地的熱帶雨林里。它們的體型很小,體長大多只有3厘米,身上有突起的點點,主色調是棕色,屁股和頭部以及身體兩側,則是白色。

馬來棱皮樹蛙的身體顏色並不特殊,但組合搭配起來卻有奇效。因為體型小,當它們地上趴著不動時,遠遠看去就好像一坨鳥糞,因此又得名鳥糞蛙。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長得像粑粑,不是一件光鮮亮麗的事。可對於鳥糞蛙來說,遭人嫌棄的外表關鍵時刻能救命。即便是天敵看到了它們,也會以為是「真的」鳥屎,然後嫌棄地走開。

下面是第八名,葉尾壁虎。壁虎大家應該都見過,我們常見的壁虎體型不大。而葉尾壁虎是壁虎家族裡的「巨人」,體長一般可達30厘米。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當然,體型碩大只是葉尾壁虎最普通的特點;它們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偽裝。葉尾壁虎的顏色和枯樹葉非常像,尾巴扁平像一片樹葉;身上的條紋和葉脈的紋路非常像,頭部和尾巴的邊緣帶有鋸齒狀的凹陷,就像被昆蟲咬過的樹葉,起到了極強的偽裝作用。

當它們模仿枯樹葉的時候,簡直能以假亂真。即便是天敵走到眼前,估計都不一定能發現這位善於偽裝的大師。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七名,林鴟,平平無奇的偽裝小天才。林鴟是夜鷹目林鴟科下所有鳥類的統稱,和貓頭鷹是親戚。但相比起貓頭鷹的兇猛,林鴟的膽子就小很多,遇到天敵就一動不動地裝死。

天敵出現時,林鴟會把自己調整「凍僵」的姿態。身上的羽毛收緊,肌肉繃緊,偽裝成一根乾枯的樹枝。由於偽裝技術高超,天敵通常都發現不了它們。而且,為了讓自己偽裝地更像,林鴟能堅持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即便是飢腸轆轆的捕食者,估計也沒有耐心,等待林鴟自己暴露。除了躲避天敵外,林鴟的偽裝也能迷惑昆蟲,等它們路過時突然襲擊,完成捕食。

好,第六名,竹節蟲竹節蟲是昆蟲綱有翅亞綱竹節蟲目下的動物統稱,身體修長並有明顯的分節,和竹子神似。竹節蟲的顏色多數為深褐色,也有少部分品種的顏色是綠色或者深綠色。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在自然界中,不管是深褐色還是綠色,都很常見。所以模仿起樹枝、竹子,竹節蟲是手到擒來。作為一種夜行性動物竹節蟲白天基本不活動,就待在樹枝上,通過身體的顏色偽裝自己。

而過高或者過低的溫度及較暗光線,可以使竹節蟲的體色變深,反過來則會變淺。這種顏色的變化,也有助於它們隱藏自己。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五名,葉蟲。葉蟲也是昆蟲綱竹節蟲目昆蟲,但它們的長相卻和竹節蟲大相徑庭。竹節蟲體型修長,而葉蟲體型寬大,長得像一張葉子。

葉蟲身體多為綠色,身上也有類似葉脈的條紋。更絕的是,它們還會在體表邊緣,「偽造」出樹葉被啃咬的缺陷,讓自己的偽裝看起來更加逼真。光靠外表就足以迷惑敵人,但葉蟲還是堅持打磨「演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它們爬行的時候,會來回搖晃自己的身體,就像是樹葉被風吹的樣子。這演技,妥妥地吊打一些偶像劇里的小鮮肉。

好,第四名,蘭花螳螂,花枝招展的陰險捕食者。蘭花螳螂是螳螂目中,外表最美麗的物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都說外表越美麗的動物就越危險,蘭花螳螂亦是如此。它們有著堪稱完美的偽裝,能隨著花色的深淺調整自己身體的顏色,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

尤其是雌性蘭花螳螂,外形頗似色彩鮮艷的蘭花;它們靜靜地站在草叢中,如同一朵花般吸引著昆蟲。昆蟲無法分辨真假,當它們飛過來試圖採花蜜時,就已經站在死神的鐮刀下了。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第三名,枯葉蝶。枯葉蝶又名枯葉蛺蝶,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國家,我國中西部地區也有分布。通過它們的名字,大家應該也想得到,枯葉蝶長得和枯葉一樣。

其他的蝴蝶,長得都是色彩繽紛,十分好看。而枯葉蝶的配色基本都是棕色,看起來土不拉幾的。枯葉蝶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這種偽裝色,能讓枯葉蝶更好地躲避天敵。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除了會偽裝外,枯葉蝶還極善飛行,飛得高且敏捷。當它們被鳥類追捕時,會以一種錯亂無規律的方式飛行,然後落入樹叢中,收攏翅膀偽裝枯葉,以此來擺脫捕食者。

好,第二名,侏儒海馬。說起來,侏儒海馬還是一個比較新的物種,2009年的時候才被發現。侏儒海馬里一共有5個物種,所有的新品種海馬身長均不足2.5厘米,是已知體型最小脊椎動物之一。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你能找到侏儒海馬嗎?

侏儒海馬極其善於偽裝,它們主要分布在紅海和印度尼西亞的珊瑚礁中。為了偽裝自己,它們進化出了和珊瑚礁類似的顏色,加上彎曲的身體和突出的皮膚,珊瑚上一躲,簡直是天衣無縫。

更何況,它們的體型還很小,捕食者真的很容易被騙過去。事實上,如果不是水下攝影師和潛水員極端敏銳的眼睛,我們還真不一定能發現這隱秘的新物種。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這個比較明顯

好,第一名,柳葉鰻柳葉鰻嚴格來說不是特指某個物種,而是鰻魚等一些魚類幼體發育過程的一個特定時期。像日本鰻鱺、海鰻、裸胸鱔等魚類,在幼體時期都可以統稱為柳葉鰻,其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

在這個時期內,它們的身體,還不是由常規意義上的魚肉組成,而是由黏多糖構成的。因此呈現出透明的狀態。

地球上十大能「隱身」的動物,你能一眼就發現它們嗎? - 天天要聞

當柳葉鰻處于海水中時,透明的身體就是最完美的偽裝。只要它們靜止不動,就基本能和海水融合在一起,非常難以發覺。可當它們慢慢長大,就會失去這一層完美的偽裝,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我國發現30萬年前東亞最早木器 - 天天要聞

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我國發現30萬年前東亞最早木器

由中外多家科研單位專業人員組成的雲南甘棠箐遺址發掘研究團隊,最新通過綜合性、多學科、跨平台的合作研究,取得一項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發現該遺址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為30萬年前的木器,也是目前東亞地區最早的木器。
黃河調水調沙進行時 揭秘「人工洪峰」輸沙入海的科學手段 - 天天要聞

黃河調水調沙進行時 揭秘「人工洪峰」輸沙入海的科學手段

今年黃河流域已於7月1日正式入汛。為應對汛期,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任務已於6月23日啟動,歷時17天。什麼是調水調沙,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啟動 隨著今年調水調沙開啟,目前黃河下游山東段流量逐漸加大,已出現今年最大流量。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為了恢復這片...
圓明園千畝荷花盛開 你能認出幾種? - 天天要聞

圓明園千畝荷花盛開 你能認出幾種?

盛夏時節,北京圓明園千畝荷花次第綻放,粉白嫣紅的荷花搖曳於碧波之上,勾勒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美畫卷,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入園打卡。據記者了解,今年圓明園內匯聚了200多個品種的荷花,從粉黛輕染到雪白無瑕,從單瓣舒展到重瓣疊翠,姿態萬千。
從「破冰」到盛放,愛奇藝「內容高原」再躍升 - 天天要聞

從「破冰」到盛放,愛奇藝「內容高原」再躍升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講乾貨和硬邏輯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犀牛娛樂原創文|沈婉婷 編輯|朴芳玉蘭花開,歷久彌香。剛剛走過「三十而立」的白玉蘭獎在今年給行業帶來了新氣象。從本屆的提名作品和評獎結果來看,古裝、懸疑、職場、都市等幾乎所有重要的題材賽道都被覆蓋到,既有風格厚重、敘事宏大的主旋律長篇佳作,...
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用人工智慧設計出優異的熱輻射超材料 - 天天要聞

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用人工智慧設計出優異的熱輻射超材料

在材料科學領域,人工智慧可以發揮多大的作用?北京時間7月2日晚,上海交通大學團隊領銜研發的成果登上《自然》雜誌,在人工智慧設計熱輻射超材料領域取得原創突破:他們研發的逆向設計AI模型,能大批量生成熱輻射超材料的候選設計方案。經過「優中選優」,交大團隊在實驗室製備了4種AI模型設計的材料,它們在多種戶外場景...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司機開車時,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注意力被手機分散,其中許多看手機的時長足以顯著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交通傷害預防》雜誌,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美國青少年在每次駕車行程中有 2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 天天要聞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太陽,為何能燃燒50億年?這是因為太陽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的核聚變反應,每秒鐘都有6億噸氫原子碰撞、融合。過程中那些微小的質量損耗,便化作光和熱的形式驅動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