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BA.4/5新變異株最近全球範圍激增,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2022年06月27日02:54:07 科學 1660

就像好萊塢連續劇令人麻木的續集之後又開始續集製作一樣,Omicron它又回來了。


僅在變異的BA.2譜系在全球引起激增的幾周後,另外兩個Omicron分支正在全球興起。BA.4和BA.5是Omicron不斷增長的冠狀病毒亞型家族最新成員。這兩種病毒於4月被南非科學家首次發現,並與隨後南非病例的增加有關。全球幾十個國家都檢測到了這種病毒。


BA.4 和BA.5正在全球範圍內激增,因為它們的傳播速度比其他流通的變異株(主要是導致年初病例激增的BA.2)更快。但到目前為止,最新的Omicron變異株似乎比其「老表兄」造成的死亡和住院人數更少,這表明不斷增長的人群免疫力正在緩和COVID-19 疫情激增的直接後果。


6月23日,一篇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文章探討了BA.4和BA.5變異株的增長對疫情意味著什麼。


奧密克戎BA.4/5新變異株最近全球範圍激增,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BA.4 和BA.5是什麼?

與去年年底引發大多數國家Omicron疫情波的BA.1毒株相比,這兩種變體與BA.2更為相似。但是BA.4 和BA.5攜帶自己獨特的突變,包括病毒刺突蛋白中L452R和F486V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改變其與宿主細胞結合的能力,從而繞過某些免疫反應。


今年5月,medRxiv預印本平台上的一篇文章發現BA.4和BA.5與早期Omicron毒株有相同的起源。但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進化遺傳學家Bette Korber和William Fischer領導的一項未發表的分析表明,這些變異株可能是BA.2的分支 。


Korber和Fischer還發現許多在公共資料庫中被歸類為BA.2的基因組序列實際上是BA.4或BA.5。因此,研究人員可能低估了變異株的持續增長,以及它們攜帶的突變的多樣性。

為什麼這些變異株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變異株的傳播優勢可能來自加速感染的生物學變化,如允許病毒更快地感染更多的人。「但BA.4和BA.5的上升似乎源於它們感染對早期形式Omicron和其他變異株免疫的人的能力。」伯爾尼大學計算流行病學家Christian Althaus說道。


由於亞洲以外的大多數國家在控制SARS-CoV-2方面做得很少,BA.4 和BA.5疫情的上升(以及不可避免的下降)將幾乎完全由人口免疫力驅動。當保護措施停止時,病例會增加,只有當足夠多的人被感染時,病例才會減少。


根據BA.5疫情在瑞士的上升情況(瑞士的BA.4流行率較低),Althaus估計那裡大約有15%的人會被感染。但由於各國的COVID-19疫情波動歷史和疫苗接種率不同,各國現在可能有不同的免疫狀況。因此,BA.4和BA.5疫情波的大小因地而異。他說:「在一些國家可能是5%,在其他國家可能是30%。這完全取決於他們的免疫狀況。」

BA.4和BA.5將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BA.4和BA.5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影響並不相同。約翰內斯堡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公共衛生專家Waasila Jassat表示,儘管南非感染人數很多,但在BA.4和BA.5流行期間,南非的住院和死亡人數僅小幅上升。


Jassat和同事在一項即將發表在medRxiv預印本上的研究中指出,與早前的Omicron疫情爆發相比,南非BA.4和BA.5流行導致的住院率變化不大,死亡率甚至更低。從住院與死亡人數來看,兩次Omicron爆發的嚴重程度都比Delta爆發更加溫和。


但是在南非以外的國家,BA.4和BA.5帶來了更加嚴重的後果。儘管葡萄牙的COVID-19疫苗和加強針的接種率很高,BA.4和BA.5爆髮帶來的死亡與住院水平與第一波Omicron疫情相似。


Althaus表示,這種差異可能是葡萄牙的人口結構導致的。「老齡人口越多,疾病的後果越嚴重。」Jassat則認為,國家的群體免疫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她表示,儘管只有1/2的成年南非居民接種了疫苗,且只有5%接種了加強針,但由於早期COVID-19爆發導致全國高感染率,居民已經形成了混合群體免疫防護牆,可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全國人口帶來保護。

疫苗對變異株的作用如何?

研究結果均表明,疫苗誘發的抗體對阻斷BA.4與BA.5的效果不如早期Omicron毒株(包括BA.1和BA.2)。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會讓早期接種疫苗與加強針的人更容易受到多種Omicron感染。即便此前接種過疫苗和感染Omicron BA.1而具有混合免疫的人,也難以產生可使BA.4和BA.5失活的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現象是突變毒株L452R和F486V刺突蛋白突變導致的。


對這種現象的一種解釋是接種疫苗後感染BA.1可能觸發阻斷感染的中和抗體。這種抗體識別SARS-CoV-2的早期菌株(ancestral strain)的能力比Omicron變異株的能力更強。來自劍橋大學的病毒學家Ravindra Gupta認為:「感染BA.1的確誘導了中和免疫反應,但其作用範圍比預期要窄」,這使人們容易感染 BA.4 和 BA.5 等免疫逃逸變體。

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Omicron亞變異株的流行仍將持續,新的變異株將在免疫系統中找到更多漏洞。東京大學病毒學家Kei Sato說:「沒有人能保證BA.4/5就是最後的毒株,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Omicron變異株。」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鑒定出接種疫苗後可被抗體識別的刺突蛋白上多個位點,但在後續的Omicron毒株中可能發生突變。


另一種可能是在SARS-CoV-2家族樹分支中出現新的變種,且不同於以往的任意Omicron亞變異株。Gupta表示,多次感染Omicron可以建立對連續變異株的廣泛免疫,幫助免疫系統攻擊完全不同的SARS-CoV-2變異株。「病毒感染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包括Omicron 和Alpha在內的突變株可能源自長達數月的慢性SARS-CoV-2感染,在此期間積累了一系列免疫逃逸和增強傳播的突變。然而,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病毒專家Mahan Ghafari 表示,Omicron 及其分支毒株佔據主導地位的時間越長,從慢性感染中產生全新變體的可能性就越小。


突變毒株再次逃避免疫反應的能力將帶來新的擔憂。Sato研究團隊發現,BA.4和BA.5在倉鼠體內致命能力更強,在肺細胞的感染能力也更強。而Jassat主持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波正在變得溫和,但Sato同樣警告說,這一趨勢不應認為是理所當然,病毒不一定變得溫和且不致命。


目前仍不清楚下一個變體將在什麼時候出現。BA.4和BA.5僅在BA.1和BA.2短短几個月後就開始在南非出現,而這一模式在英國和美國反覆重演。但是,Althaus預期隨著全球免疫加強針的普及、公眾免疫防護力的建立,SARS-CoV-2造成的COVID-19疫情將會減緩。


Althaus表示,SARS-CoV-2的一種未來趨勢可能是變得像其他4種季節性冠狀病毒一樣,病毒水平隨著季節變化而起伏,通常在冬季爆發,公眾每3年將感染一次。最大的問題是,SARS-CoV-2是否會變得越來越溫和,長期來看是否會逐漸消失。如果它繼續像現在這樣,那將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參考資料:

What Omicron』s BA.4 and BA.5 variants mean for the pandemic(來源:Nature)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著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