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2022年06月26日16:09:02 科學 1900

夢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睡前隨便看了幾頁書或幾個單詞,一覺醒來發現居然印象很深刻。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類似經歷?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一直都想好好研究一下這個現象,但此前一直受到技術條件限制,難以在夜間採集人類腦內較弱的神經活動信號。

隨著最近腦機介面數據無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機會終於來了。

在志願者參與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了睡眠中人類大腦運動皮層「重放」白天活動的直接證據。

論文一作、哈佛醫學院的Daniel Rubin表示:

我們的發現非常不可思議,他(志願者)基本上是在睡覺時自動練習了一整夜。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神經科學領域知名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大腦在你睡覺時加速學習

這位志願者代號T11,不幸因脊髓損傷而四肢癱瘓。

他植入了BrainGate項目組的侵入式腦機介面電極,和去年參與意念打字研究的T5老爺子用的是同一套設備。

在這次實驗中,T11白天需要玩一個簡單的電子遊戲:

先觀察彩色區域亮起的順序,稍後根據回憶控制游標按順序移動。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這是腦機介面研究中的一個經典任務,其中的神經活動的模式比較容易捕捉和識別,此前也多次出現在相關研究中。

連續十天,T11需要在下午13:45-16:00做訓練,晚上23點睡到第二天早上9點。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在訓練時,腦機介面可以實時解碼並記錄他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T11並未被告知這個實驗的具體內容,只當是像往常一樣做恢復訓練,晚上像往常一樣入睡。

但在這十天里,研究人員把他睡覺時腦機介面記錄的數據與白天的數據做比對。

卡爾曼濾波等手段處理數據後發現,夜間神經元會以比預期更高的頻率間隔重放白天的訓練內容。

T11睡眠時神經元的放電模式與白天訓練時高度吻合,甚至有幾次是完全一致的。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凌晨0:50開始的數據以及可視化演示

這種現象學名叫做離線重放 (offline replay),此前已在小鼠和人類白天休息時得到驗證。

而人類睡眠過程中的重放還是首次被觀測到。

並且數據顯示,夜間重放的速度要比白天時要快上1-4倍

也就是說在你睡大覺的時候,你的腦子不光在自動學習白天學到的內容,還是加速學習。

而這一切你自己卻完全不知情。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任務越難,大腦越活躍

之前也有一系列研究,分別驗證了小鼠睡眠中海馬體和新皮層的神經活動可以練習走迷宮。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以及人類白天休息時類似的離線重放現象等。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將這些發現與實驗結果結合後,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觀點:

重放學習可能是跨越大腦多個區域的保留機制,包括語義、導航以及運動控制系統。並進一步支持了睡眠在記憶鞏固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這項研究還驗證了之前的幾個重要發現:

第一,重放發生的時間主要在生物學意義上的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更常見的叫法是非快速眼動階段(Non-REM Stage),或者叫深度睡眠。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第二,重放活動與海馬體引起的尖波漣漪(Sharp Wave Ripple)高度相關。

尖波漣漪是神經元同步活動的快速爆發,會形成一種高頻震蕩。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重放與尖波漣漪的關係

第三,白天練習的任務越難,睡覺時重放活動越強烈。

在未來計劃中,BrainGate聯盟的研究團隊打算系統性地改變任務難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BrainGate聯盟由臨床醫生、神經科學家和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等機構聯合發起,目標是用腦機介面技術幫助因神經疾病或損傷喪失肢體行動能力的患者。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One More Thing

既然深度睡眠階段大腦在鞏固記憶,那麼在快速眼動期(也就是做夢最多的那個階段),大腦又在做什麼?

此前Science上一篇論文解釋了這一點。

你睡覺時大腦真在自動學習!首個人類實驗證據:加速1-4倍重放 - 天天要聞

快速眼動期,海馬體中負責分泌黑色素聚集激素的MCH神經元會幫助大腦主動遺忘不重要的信息

由於做夢主要發生快速眼動期,此時MCH神經元活躍,這也是為什麼夢的內容醒來後會被忘記的原因之一。

那麼,你是否有過一覺醒來,把前一天看過的內容都記住了這種經歷呢?

論文地址:
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42/25/5007

參考鏈接:
[1]https://neurosciencenews.com/motor-replay-sleep-20906/

[2]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a0672
[3]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tb.2019.0655
[4]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x9238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