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大水後,許多地方的鄉下,發現罕見的「史前生物」

2021年10月11日22:14:02 科學 1772


地震後,大水後,許多地方的鄉下,發現罕見的「史前生物」 - 天天要聞

國內外,尤其是發生過地震的地區,在夏季傾盆大雨之後,形成的水塘、水窪、臨時湖泊里,會有奇怪的「史前生物」從微小的卵中出現,在水裡游來游去。


地震後,大水後,許多地方的鄉下,發現罕見的「史前生物」 - 天天要聞

臨時的水塘乾涸後,它們死相慘烈。

這些蝌蚪大小的生物學名叫「佳朋鱟(hòu)蟲」,它們的外國名字Triops是希臘語中「三隻眼睛」的意思。由於其漫長的進化歷史,有時被稱為「恐龍蝦」、「三眼恐龍蝦」。國內各個地方,對其有著不同的土叫法。

這些甲殼類動物是其泥盆紀時期(4.19億到3.59億年前)的祖先進化而來的,從那時起,它們的外貌變化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恐龍是在大約2.5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才出現的。)


地震後,大水後,許多地方的鄉下,發現罕見的「史前生物」 - 天天要聞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大多數的資料和科普內容會告訴你,三眼恐龍蝦是「活化石」,或者「史前生物」。但實際上,三眼恐龍蝦與它們的祖先並不完全相同,它們不應當被視為「活化石」,這麼說會讓公眾產生誤解,認為他們根本沒有改變。但它們已經改變,它們已經進化。只是外觀與千百萬年前非常相似。

三眼恐龍蝦雄性和雌性通常通過有性繁殖配對,但如果在稀缺對象的時期,它們有其他方式:這些甲殼動物是雌雄同體,這意味著它們既有雄性也有雌性的性器官,也能孤雌生殖,這意味著可以從未受精的卵中直接繁殖後代。

它們的卵可以在沙漠中休眠數十年,直到有足夠的降雨量形成湖泊,為孵化的幼體成熟和下一代產卵提供「房地產」和時間。


地震後,大水後,許多地方的鄉下,發現罕見的「史前生物」 - 天天要聞

孵化後的,三眼恐龍蝦可以長到4厘米長,有一個盾狀外殼,看起來像一個微型頭盔。它們的眼睛讓它們看起來既憤怒又聰明——他們有兩隻大的黑框複眼(像蜻蜓或蜜蜂的複眼)和一隻「第三隻眼」,顱頂感光眼。說起來,「第三隻眼」其實在動物世界中並不罕見,大部分的蜥、牛蛙、變色龍、鯊魚都有第三隻眼,通常是用來感光的。

這些怪模怪樣的三眼恐龍蝦能吃么?理論上應該沒啥問題,當三眼恐龍蝦出現的時候,鳥類總是幾乎立刻就能注意到,烏鴉等鳥類會猛撲入水中,吞食這些生物。

在這個網路時代里,三眼恐龍蝦已經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地已經被當作寵物飼養,商家出售的是三眼恐龍蝦的長期休眠卵,接觸淡水後就會孵化,預期壽命可達90天。


物種日更:每天寫點毛茸茸的(或者不是那麼毛茸茸的)動物,或是奇奇怪怪的植物。內容或許有些偏科普,但相對嚴謹,我們相信,事實通常比貧瘠的想像更出人意料,妙趣橫生。希望愛動物、愛生活的您,關注我們互相分享動物世界的歡樂和挑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