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2021年09月05日10:32:03 科學 1267


了解我們的太陽系從太陽去往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開始。我們的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依次往外分別是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大約是 57,910,000 千米(0.38 天文單位)。約為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一,而太陽發出的光從太陽到水星需要大約需要三分十三秒左右,也就是193秒左右。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水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金星的距離大約是108,208,930千米(0.72個天文單位)而太陽光從太陽上發出需要大約6分鐘,也就是193秒左右。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金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也就是我們的地球其距離大約是1.496億千米(一個天文單位),而太陽光從太陽發出到達我們地球需要大約8分20秒,也就是500秒左右。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地球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火星的距離大約是2.28億千米(1.5237天文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需要經過12分鐘40秒,也就是太陽光需要大約760秒才能到達火星。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火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木星的距離大約是7.78億千米(5.205天文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需要經過43分13秒才能到達木星,也就是太陽光需要大約2593秒才能到達木星。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木星

從太陽發出去往離太陽第六近的行星土星的距離大約是14.29億千米(9.576天文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需要經過大約79分25才能到達土星,換算成秒就是4765秒。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土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第七近的行星天王星的距離大約是30億千米(嚴格講是18.37~20.08天文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需要經過大約166分40秒才能到達天王星,摺合成秒就是10000秒。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天王星

從太陽出發去往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海王星的距離大約是44.96億千米(30.1個天文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需要大約249分47秒的時間才能到達海王星,也就是大約14987秒左右的時間。

帶您了解太陽與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 - 天天要聞

海王星

好了以上就是太陽系中從太陽出發去往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之間的距離和光傳播時所需的時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振動檢測+模擬地震 麥積山石窟大規模地震監測台陣建成 - 天天要聞

振動檢測+模擬地震 麥積山石窟大規模地震監測台陣建成

坐落在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被列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近日(5月8日),這裡建設完成了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地震監測台陣,為文物的抗震預警提供了保障平台。麥積山石窟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像麥垛形狀一樣的崖體構造,既是藝術奇觀,也是抗震薄弱點。221個高懸于山體的洞窟,依託1.5公里長的懸空棧道連接起來,...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將會發生什麼?結局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將會發生什麼?結局超乎你的想像!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人類還能支撐多久?為何木星會被稱為地球的保護神?作為太陽系當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足以相當於1370顆地球,但凡從木星經過的小行星都會被木星捕獲。比如在1994年,木星就被一個叫做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鎖定。
石學敏院士,今晨病逝 - 天天要聞

石學敏院士,今晨病逝

5月1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應用立體化監測體系 提升隱蔽性工程隱患發現能力 - 天天要聞

應用立體化監測體系 提升隱蔽性工程隱患發現能力

【來源:益陽市人民政府網_區縣市動態】湖南省地震局技術專家觀測儀器數據。姚靖怡攝5月7日,在資陽區沙頭鎮文興村資江干堤防汛現場,湖南省地震局技術團隊運用高密度電法系統對堤防結構開展電阻率成像檢測。這套堤防隱患診斷系統可有效檢測30米深度範圍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詩 - 天天要聞

文明探源|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生命史詩

人類是何時登上青藏高原的?又是如何適應這片土地的?近期,西藏日喀則康馬縣嘎拉鄉瑪不錯遺址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序列最清晰的新石器時代湖濱遺址,該考古項目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探究早期人類「極地」生存的樣本。這部鐫刻在高原腹心...
為在國外知名期刊發文,高校學者主動聯絡境外組織,偷販涉密敏感數據 - 天天要聞

為在國外知名期刊發文,高校學者主動聯絡境外組織,偷販涉密敏感數據

5月11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文,披露一起「高校學者為發論文偷販涉密敏感數據」案件細節。近年來,部分境外機構和個人為攫取利益,對我經濟、民生、科技等重要領域實施情報竊密活動,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此同時,部分境內人員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違規將相關數據傳輸至境外,相關風險隱患...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