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加它一起煮水,氣血充足,腿腳有勁,精神好,比任何補藥都好

黃芪加它一起煮水,氣血充足,腿腳有勁,精神好,比任何補藥都好!

大家好,這裡是百變小廚坊,今天用黃芪給大家分享一個養生吃法,只需隔三岔五喝一次,不貧血了,方法簡單,省錢又實用比10萬補藥還要好。

在中醫養生的璀璨星河裡,黃芪作為一味明星藥材熠熠生輝,黃芪——被稱為草木中的「補氣良相」,在中醫典籍里有著"補氣之長"的尊稱。

《神農本草經》將黃芪列為"上品",稱其"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寥寥數語,已見其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尤愛黃芪,在《脾胃論》中創"補中益氣湯",以黃芪為君,升提下陷的中氣,像給倦怠的脾胃裝上風帆。清代名醫王清任更用它配伍當歸,製成"補陽還五湯",讓氣虛血瘀者重獲生機。

由此可見,黃芪在養生方面,從古至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存在。但生活中很多人只會用黃芪來泡水喝、泡茶喝,卻不能把黃芪裡面的作用發揮出十之一二,其實這個是和黃芪的搭配,也有很大的關係。再好的材料,都需要正確的搭配,才能把其中的營養成分和它的「蘊含之力」充分的釋放出來。

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黃芪的養生吃法,就可以很好的把黃芪裡面的營養成分充分的釋放出來,被人體吸收利用,再也不會讓你「白吃」黃芪。除了黃芪之外,我們還需要搭配一點「它」進去,而這一點也是經常被人們所忽視的,它就是生活中常見到的枸杞。

枸杞

枸杞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它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見到的一種食材,具有很好的滋補性。民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中泡枸杞」,由此可見,枸杞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食材。而它的營養價值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枸杞的珍貴,首先藏在它的營養肌理里。每一顆小小的漿果,都是天然的「營養寶庫」!

其中的「枸杞多糖」是抗氧化的主力軍,能像溫柔的衛士,清除體內多餘的自由基,為細胞披上"防護衣";豐富的β-胡蘿蔔素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對眼睛尤其友好,像給乾澀的眼球滴了晨露;還有甜菜鹼、維生素C、鋅元素等,它們抱團協作,讓這顆小紅果既有清甜的口感,又有實在的「滋養力」。所以說枸杞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而當它和黃芪搭配在一起,更是達到了一個事半功倍的用處,相互協作所產生的「火花」對於我們人體來說就是巨大的「能量補給」,尤其是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滋補佳品」,比吃各種補藥還管用。

下面來看看具體做法:

準備食材:黃芪 桂圓 枸杞


1.準備一小把黃芪,黃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準備好的黃芪加一點點食鹽,然後加入少許的清水,用手抓一抓,利用食鹽的摩擦力,可以把黃芪表面的灰塵和雜質更好的吸附下來。因為黃芪它是生長在地底的,所以說表面你雖然看上去非常乾淨,實則比較臟,所以說買回家之後,不管是用來泡還是用來煮,都需要先把它洗乾淨再用。

2.接著再準備適量的枸杞,枸杞大概要十五六顆就可以了,大小都無所謂,但是挑選枸杞的時候一定要挑選顏色偏深一點的,這樣的枸杞說明沒有經過後期人工加工或者是硫磺熏染過,所以說吃起來也更放心。

加鹽加麵粉也和剛才一樣,同樣把它抓洗乾淨,然後用清水將它淘洗一下,洗去表面的雜質和灰塵就可以了,洗乾淨的枸杞也先放在一旁備用。

3.接著再準備3粒桂圓,桂圓也是不可多得的滋補佳品。桂圓大家要注意了,桂圓殼不要去掉,裡面的籽兒和桂圓肉都不要去掉,全部放在一起,桂圓肉和桂圓殼都有不可替代的各自的營養價值,所以說全部都要保留下來,而桂圓肉吃多了容易上火,這裡準備3粒就可以了。

4.所有的食材準備就緒後,我們把它放進養生壺或者是砂鍋裡面都可以。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把所有的食材用大火煮開。煮開後繼續保持中大火煮上15~20分鐘的時間。

5.時間到,把裡面的水倒出來直接飲用就可以了。像這個黃芪枸杞水,看似簡單,它的用處卻一點都不簡單。試過你就會知道它有多棒了。但不管再好的配方,再好的做法,都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只有長期堅持下去,你才能看到它的真正效果!

注意事項:

這道養生茶看似簡單,但是在煮的過程中一定要全程保持大火來煮,這樣才能把黃芪裡面的營養成分充分的煮出來,火太小的話,不利於裡面的營養成分出來,除此之外,再好的東西都並不是適合所有的人群使用。因此。

用這個養生茶之前,一定要看適不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的就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