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近期高發,河南醫療機構可打合胞病毒預防針了

大象新聞記者 董彩紅

進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其實除了流感病毒以外還有多種病原可導致呼吸道傳染病,其中就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是新病毒嗎?跟流感有什麼區別?我們又該如何防範合治療呢?大象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家醫院呼吸科醫生,給大家科普。

RSV是新病毒嗎?

據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屬於副黏病毒科,發現於1956年,因其體外培養能夠引起細胞融合而被命名為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河南省呈季節性流行,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的5月中旬為流行季節,高峰期為11月到次年2月份。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常常引起嚴重的臨床癥狀,多數患者可發展為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炎、肺炎,患者具有較重的疾病負擔。

和流感有啥區別?

據介紹,兩者均為呼吸道感染都有呼吸道感染的一些表現,單憑孩子癥狀很難準確區分,明確診斷需要藉助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等。

對比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癥狀更為典型,更好發於1歲以下嬰幼兒。

而流行性感冒主要以高熱、乏力肌肉痛、嘔吐等全身中毒癥狀為主,以學齡期、學齡前期兒童為主。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哪些傳染途徑?啥癥狀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平均一個人能夠傳染4-5人。

以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等呼吸道傳播途徑為主,潛伏期大約2-8天。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後輕症以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聲音嘶啞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類似於感冒,大多數癥狀會在1-2周內消失。

大多數嬰幼兒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能夠引發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炎、肺炎,臨床表現為劇烈咳嗽、發熱,肺部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炎性改變陰影。

少部分患者可引發重症肺炎,臨床表現為喘息、血氧飽和度下降、呼吸困難、發紺(皮膚或嘴唇青紫)、食欲不振(拒食或進食困難)、脫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確定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採集患者的鼻咽拭子標本,通過快速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等實驗室檢查來確認。對於疑似嚴重病例,可以採集下呼吸道標本(如肺泡灌洗物),採用核酸檢測或者宏基因檢測的方法來確定。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應該怎麼治療?

目前尚無明確有效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藥物,臨床上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主要使用退熱止痛藥、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廣譜抗病毒藥物、支氣管舒張劑、霧化吸入劑等藥物緩解發熱、咳嗽等癥狀。對於高風險人群,可考慮使用抗病毒藥物尼塞維單抗進行預防性治療。

如何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首先,個人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勤洗手、戴口罩、打噴嚏時遮掩口鼻和對個人及公共物品清潔消毒等非藥物措施,是守衛健康的首道防線。

其次,避免擁擠的公共場所,儘可能的降低接觸傳染源的幾率。學校、托幼機構、醫院等人多密集的場所要特別注意開窗通風(每次至少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和公共區域的消毒。

最後,一旦確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應儘可能的進行自我隔離,有嬰幼兒和老人的家庭更應提高防護意識,1歲以下嬰幼兒可以在流行季節到來前預防性注射尼塞韋單抗。

鄭州可打合胞病毒預防針

大象新聞記者打探到,目前,鄭州多家醫療機構(如下)均已開放呼吸道合胞病毒「預防針」的預約及注射,家長可根據需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諮詢。

目前打探到可以打「呼吸道合胞病毒預防針」的醫療機構有:

河南省兒童醫院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鄭東新區如意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經開區潮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經開區前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高新區楓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原區三官廟鄭上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鄭東新區民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惠濟區迎賓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