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不只是「脖子疼」那麼簡單,日常這8個行為容易得脊椎病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頸椎病似乎已成為許多人的「隱形殺手」。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伏案工作,甚至是錯誤的睡眠姿勢,都可能悄悄侵蝕著我們的頸椎健康。

頸椎病:不只是「脖子疼」那麼簡單

頸椎,作為連接大腦與軀幹的橋樑,不僅支撐著頭部的重量,還負責傳遞信息和控制頭部動作。頸椎病,簡單來說,就是頸椎結構發生了變化,壓迫或刺激到了周圍的神經根、血管或脊髓,從而引發一系列癥狀。這不僅僅是頸部不適,嚴重時可能導致手臂麻木、頭暈、甚至行走困難。

日常哪些不良行為容易得脊椎病

1. 長期不良坐姿:例如長期駝背、低頭看手機或電腦。

2. 不正確的站姿和走姿:如長時間彎腰站立或走路姿勢不對。

3. 缺乏運動:長時間坐著或躺著,缺乏對脊椎的適當運動和鍛煉。

4. 過度勞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舉重物不當。

5. 床墊和枕頭不合適:使用過硬或過軟的床墊和枕頭,導致睡姿不良。

6. 不當的鍛煉方式:如做劇烈運動時姿勢不對,容易對脊椎造成傷害。

7. 體重過重:肥胖會增加脊椎的負擔。

8. 心理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和壓力會影響肌肉的緊張度,進而影響脊椎健康。

糾正這些不良行為,並進行適當的鍛煉和保健,可以有效預防脊椎病。

頸椎病常見癥狀

1. 頸型頸椎病:

最常見的類型,表現為頸部、肩部、背部的酸痛、脹痛或僵硬感。

可能伴有頭暈、頭沉感。

查體時頸部肌肉可能有明顯壓痛,x光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或骨質增生。

2. 神經根型頸椎病:

主要癥狀是頸肩痛和上肢的麻木、疼痛,疼痛可沿手臂放射至手指。

疼痛可能劇烈,影響睡眠。

嚴重時可出現上肢無力、手指靈活性下降。

3. 脊髓型頸椎病:

是最嚴重的類型,癥狀包括四肢感覺異常(如麻木、疼痛、踩棉感)、肌力下降。

可能有步態不穩、持物不穩、精細動作減退。

嚴重時可能導致大小便障礙。

4. 交感型頸椎病:

較少見,癥狀多樣,如頭暈、噁心、嘔吐、心悸、胸悶等。

這些癥狀通常與頸部活動有關。

5. 椎動脈型頸椎病:

雖然存在爭議,但一般認為此型頸椎病可引起頭暈、眩暈,可能與椎動脈受壓迫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有關。

通用癥狀包括:

頸部疼痛和僵硬:是最直觀的感受,特別是在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更加明顯。

1. 上肢癥狀:如手臂麻木、刺痛、無力。

2. 頭暈和平衡失調:影響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轉頭時。

3. 頭痛:尤其是後腦勺或頭頂的疼痛。

4. 感官改變:如手腳感覺異常或減弱。

5. 肌肉無力:可能導致握力下降,行走困難等。

6. 情緒和睡眠問題:長期的疼痛和不適可能影響情緒和睡眠質量。

頸椎病的癥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的檢查(如ct、mri)來明確診斷,並遵醫囑進行治療。

如何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多樣,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

藥物治療:使用非甾體抗炎葯(nsaids)、鎮痛葯、肌肉鬆弛劑等緩解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療:通過牽引、推拿、針灸、理療等方法緩解癥狀,改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

康復訓練:通過頸部肌肉鍛煉、姿勢矯正等方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減少頸椎壓力。

生活方式調整:避免長時間低頭,保持良好姿勢,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設備。

手術治療

當保守治療無效或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法包括:

前路減壓術:通過前路切口,移除病變椎間盤或骨刺,減輕神經壓迫。

後路減壓術:通過後路切口,擴大椎管,減輕脊髓壓迫。

椎間盤置換術:替換病變的椎間盤,以恢復頸椎正常功能。

如何預防頸椎病

預防頸椎病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1. 保持正確姿勢:無論工作還是休息,都要保持頸椎自然生理曲度,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仰頭。

2. 定期活動頸部:每隔1-2小時起身活動,做一些簡單的頸部運動,緩解肌肉緊張。

3. 合理使用電子設備:使用電腦、手機時,調整屏幕高度,使其與眼睛平行,避免過度低頭。

4. 加強頸部鍛煉:通過游泳、瑜伽等運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提高頸椎穩定性。

5. 注意保暖:寒冷季節要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引起肌肉痙攣。

6. 避免頸部外傷:運動時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避免頸部受傷。

通過實施這些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脊椎病的發生風險,維護脊椎健康,享受活力滿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