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卻查不出病怎麼辦?治療思路超出很多醫生的認知

受訪專家: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邊波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嘉悅

60周歲的劉先生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便受到不明頭暈的困擾,只有躺一會才有所好轉。家人帶他四處求醫,做了顱部ct、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等多種檢查,排除了腦梗、高血壓、耳石症和頸椎病等疑似疾病,始終查不到頭暈的真正病因。後來,某三甲醫院心內科給出「可能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解釋,開出抗焦慮藥物。然而吃了葯,劉先生的頭暈還是沒得到緩解。

6月15日,刊登在《柳葉刀》雜誌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許多患者長期忍受不明原因的軀體不適,但查不出病因或癥狀未達到一定程度,多數醫生便不治療或歸為心理疾病。文章認為,如果簡單地把查不出來病因的患者都歸為心理問題,會加重患者的被忽視感和沮喪感。

對此,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邊波表示,這種情況在臨床中非常常見,如心內科常見沒有明確病因的胸悶胸痛,神經內科的頭痛頭暈、消化科的腹脹、骨科的腰背痛和手麻腳麻等。這些雖然感覺不適但檢查不出明確疾病的患者,通常會被專科醫生建議不進行治療或繼續觀察。在全科醫學中,這種情況被稱為「未分化疾病」,通常有三種可能:1.某一種疾病的早期階段;2.現有醫學知識還不能解釋;3.心理問題軀體化。

邊波表示,臨床上,繁忙的專科醫生通常只解決專業範圍內的疾病和疑問,沒有充足時間詳細了解上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身心問題,就導致患者不舒服醫生又說沒事的情況。目前全科醫學針對這類病人多採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除了用生物指標來判斷患者哪個器官或組織有問題外,還會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比如是否感到焦慮、抑鬱或失眠,以及社會支持強大與否,比如親戚朋友多不多、是不是獨居等,來多角度、立體地看待一位患者。

《柳葉刀》文章提到,醫生在查不出明確病因時,肯定患者不舒服的實際感受,利用當前醫學知識解釋其癥狀,提供管理癥狀的方法,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病情。全科醫生相對專科醫生來說時間充裕,往往有更多時間去了解病人,理解病人的情緒,因此更具優勢。邊波說,我國傳統中醫多為全科,能從各角度幫患者分析問題,望聞問切結合溫暖的表達對患者癥狀的緩解頗有幫助。

「讓我們更好地踐行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吧!『有時在治癒,常常在幫助,總是在安慰』」邊波說,醫生在追求醫療技術精益求精的同時,更需在面對患者時展現出一定的共情能力。患者往往因疾病而感到焦慮、恐懼和無助,醫生如能展現出足夠的共情能力,傾聽患者的訴求,理解他們的痛苦,就能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從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礎。這種信任關係不僅有助於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還能讓醫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邊波建議,長期不適卻查不出病因的人要放平心態。沒有發現具體疾病,證明至少目前情況不危險,做好和不適共存的心理準備,不要鑽牛角尖,既要重視又別過度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或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責編:張宇

主編: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