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醫院乙肝臨床治癒門診開診:全病程規範管理,乙肝治癒成為可能

5月13日上午10點,楊先生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門診。此次前來,楊先生是為了諮詢肝病內科副主任醫師廖金卯:自己多年的乙肝被臨床治癒後,生活中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細節。

廖金卯叮囑楊先生定期來複查,並說「不用太擔心,你跟健康的、不攜帶乙肝病毒的人已經沒區別啦。」楊先生看起來神情輕鬆,狀態很不錯。很難想像他曾經因乙肝遭遇過各種歧視,人生一度陷入低谷。

5月13日,湖南省人民醫院乙肝臨床治癒門診正式開診。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和治療觀念的改變,一度被認為無法治癒、只能終身攜帶病毒的乙肝,也可以通過個性化、全病程的管理實現臨床治癒。對我國現有的約8600萬乙肝患者而言,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乙肝攜帶者受歧視的狀態被改變

楊先生告訴瀟湘晨報·晨視頻記者,自己十幾歲時因接觸不潔的針頭被傳染了乙肝。此後多年,他一直在與乙肝作鬥爭——不光是病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

2016年起,楊先生開始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2023年4月,經專家評估,楊先生屬於乙肝臨床治癒的「優勢人群」,開始加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注射液治療。2024年1月,楊先生停用抗病毒藥物。當然,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楊先生也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每天堅持跑步5公里、合理膳食、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等等。

3個月後,楊先生的複查結果顯示:乙肝表面抗原轉陰,乙肝表面抗體>1000miu/ml。這意味著,楊先生已經實現乙肝臨床治癒。醫生為他講解這些指標時,他反覆確認,總是不敢相信——多年來壓在他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現在,楊先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楊先生向肝病內科副主任醫師廖金卯諮詢

2005年之後,我國各部門相繼出台各類法律法規,歧視乙肝攜帶者的風氣得到扭轉。記者檢索發現,2005年,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推出《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第七條規定,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2008年施行的《就業促進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

△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個性化、全病程管理,實現臨床治癒成為可能

在乙肝臨床治癒門診的診室里,廖金卯告訴記者,在我國,約77%的肝硬化和84%肝癌患者都是由乙肝感染導致。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是慢性肝病的「三部曲」。

過去,乙肝被普遍認為無法治癒,要終生攜帶病毒。「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癒是指在通過干擾素等抗乙肝病毒治療後,達到血清中檢測不到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轉陰、轉氨酶正常、肝組織學正常或只有輕微的改變。這樣的話,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廖金卯介紹。因此,臨床治癒對於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來說有重要意義。

在從前的乙肝治療中,患者往往比較分散。一方面患者總是在不同的科室、醫生之間輾轉尋求治療,治療不連貫、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不利於醫生全面掌握患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湖南省人民醫院此次開設的乙肝臨床治癒門診,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科學管理」的診療新模式。廖金卯告訴記者,「全病程管理」指的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定製個體化治療方案,同時注重療效及判定、管理不良反應及患者隨訪。

患者到診後,專家將首先為其評估其是否為臨床治癒的優勢人群,向其詳細介紹相關適應症、治療方案、療效及判定,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並囑咐患者隨診等,配套的檢查和治療措施都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患者在這裡可以獲得「一站式」院中+院後的系統化服務,極大地提高診療質量與效率。

當然,乙肝實現臨床治癒會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廖金卯告訴記者,每位患者自身的情況不同,患者是否屬於乙肝臨床治癒「優勢人群」、治癒周期有多長等問題,還需要視評估結果而定。但沒有疑問的是,在醫患的緊密溝通、密切配合下,乙肝已經能夠實現臨床治癒。

附湖南省人民醫院乙肝治癒門診開放時間:每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工作日)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通訊員吳靖 朱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