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股骨頸骨折備受煎熬!這項檢查後,醫生卻給她推遲了手術?

68歲的劉阿姨因不慎跌倒致右腿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因疼痛影響,劉阿姨坐卧難安,生活不能自理,倍受煎熬。

家屬將劉阿姨送至新寧縣中醫醫院治療骨傷二科,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

徐波主任接診了患者,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後,予收住入院,立即完善相關檢查,準備次日便給予右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緩解劉阿姨疼痛。

各項工作有序準備中,雙下肢動靜脈彩超是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前的一個常規檢查項目,主要用於篩查患者下肢是否有血栓形成。

劉阿姨入院前因下肢疼痛一直採取強迫體位,不敢活動,結果才經過短短几天時間,劉阿姨右側下肢就出現了新發的深靜脈血栓,原本預計入院後第二天的手術不得不取消。

為什麼股骨頸骨折患者容易並發下肢血栓呢?

新寧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徐波主任解釋道,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不正常的凝結,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好發於下肢。

血栓形成是股骨頸骨折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主要原因是骨折後身體受到巨大的創傷,血液會處於高凝的狀態;其次就是因疼痛刺激,患者不敢活動、長期制動使血流速度減慢,這些都是靜脈血栓栓塞的高危風險因素。

那麼一旦形成了血栓,患者就錯過手術的機會了嗎?

新寧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徐波主任指出,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常見骨科大手術,因麻醉等因素影響,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術中存在栓子脫落的風險,脫落的栓子隨血液迴流至心臟、肺、腦等部位,極易導致心肌梗塞、肺栓塞、腦卒中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故下肢靜脈血栓是人工關節置換的禁忌症。

而手術機會的爭取則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如果血栓位置比較低,血栓比較小,可以積極的應用抗凝的藥物及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治療,消除局部血栓,如處理得當多數都能夠恢復正常。

但如果血栓比較大,並且所處的位置也比較高,可能會有脫落的風險,可以通過安裝下腔靜脈濾器等手術治療。

隨即,徐波主任立即請介入外科會診,許鳳祥副院長兼介入外科主任建議,綜合患者病情情況,需行下腔靜脈濾器治療,隨當日晚上許鳳祥副院長成功為患者植入下腔靜脈濾器手術。

第二天,新寧縣中醫醫院骨傷二科徐波主任團隊成功為患者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目前正在醫院康復治療。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新寧縣中醫醫院 徐波 圖/徐媛媛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