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爺今年67歲,退休後無所事事,沉迷於短視頻和電視節目,常常熬夜不睡,不注意飲食和運動,導致身體越來越差。
他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卻不重視治療和預防。前不久,他在家裡突發腦梗塞,昏迷不醒,等到兒子發現時已經來不及救治了,就這樣永遠離開了親人。
吳大爺患上腦梗塞的罪魁禍首是什麼?
吳大爺的生活習慣正是導致他患上腦梗塞的罪魁禍首。他總晚飯後看電視和玩手機,不僅影響了他的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還使他的眼睛和大腦過度勞累,增加了心臟負擔和血壓波動。
他晚飯後還愛吃零食,不僅增加了他的熱量攝入和體重,還使他的血糖和血脂升高,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程。
他缺乏運動,不僅使他的身體機能退化和代謝減慢,還使他的血液循環不暢和肌肉萎縮。
吳大爺在發生腦梗塞之前,其實已經有了一些預警信號,如渾身無力、手足麻木、眼前發黑等。但他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及時就醫檢查,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醫生對此表示遺憾,並提醒廣大中老年人:要注意預防腦梗塞,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定期檢查身體狀況,要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情況。
建議晚飯後少做3件事
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由於腦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的一種危重疾病。
腦梗的發生往往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又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因此,預防腦梗,從日常生活做起,尤其是晚飯後的時間,要注意少做以下3件事:
1.電視別多看。晚飯後看電視是很多人的習慣,但這樣做對身體並不好。一方面,看電視會使人處於一種被動的休閑狀態,不利於消化和新陳代謝,容易導致肥胖和血液黏稠。
另一方面,看電視會使人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影響睡眠質量,增加心臟負擔和血壓波動。建議晚飯後適當休息一會兒,然後進行一些輕鬆的活動,如散步、打牌、聊天等。
2.零食要少吃。晚飯後吃零食是很多人的嗜好,但這樣做對身體也有害處。一方面,吃零食會增加熱量的攝入,造成能量過剩,促進脂肪的堆積和血糖的升高。
另一方面,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慾和營養均衡,導致營養不良和消化不良。建議晚飯後盡量不要吃零食,如果實在想吃,可以選擇一些低熱量、低鹽、低油、低糖的食物,如水果、堅果、酸奶等。
3.手機別多看。晚飯後用手機是很多人的習慣,但這樣做對身體也有損害。一方面,用手機會使人的眼睛過度疲勞,導致視力下降和眼部疾病。
另一方面,用手機會使人的大腦過度興奮,影響睡眠質量和神經系統平衡。建議晚飯後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如果必須使用,可以調節屏幕亮度和字體大小,避免長時間盯著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