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於腰背酸痛的癥狀,會首先進行辨證,如果是如上所描述的癥狀,腰背酸痛,勞作後加劇,休息後得以緩解,這種情況中醫認為與腎虛有關,至於是陰虛陽虛,可以從伴隨的癥狀進一步判斷,比如手足心熱、便秘、潮熱、煩躁,那麼就考慮陰虛,如果是怕冷、疲乏、多尿、便溏,通常認為與陽虛有關,當然,這只是大概。實際上,中醫認為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陰陽互根互長,此消彼長,所以,治療上經常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既然是腎虛腰痛,那麼治療上就需要補腎強筋骨壯腰膝,這是最基本的治療原則。中醫平時會用哪些藥物補腎強筋骨壯腰膝呢?
一、 杜仲:杜仲的性味甘、溫,用藥部分是樹皮,杜仲的樹皮有非常顯著的特點,它就象蓮藕一樣可以藕斷絲連,用取類比像的方法,中醫認為杜仲對於骨折、胎動不安有效。杜仲可以補肝腎,強筋骨,對於腰背酸痛有良效,《神農本草經》說:主腰脊痛。
二、 狗脊:性味苦、甘、溫,有補肝腎,強腰膝,祛風濕的作用,可以用於腰痛脊強,不能俯仰,足膝軟弱。
三、 續斷:苦、甘、辛、微溫,能夠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續斷,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治療骨折的意思。用於腰痛腳軟、遺精、崩漏、胎動不安,都有效果。
四、 巴戟天:辛、甘、微溫,可以補腎助陽,祛風除濕,可以用於陽痿、宮冷不孕、尿頻等癥狀,既然是溫腎助陽的作用,對於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疼痛有比較好的效果。
五、 淫羊藿:性味辛、甘、溫,可以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所以,對於腎陽虛,同時體內有風寒濕導致的腰背酸痛,可以有雙管齊下的療效。
六、 仙茅:辛熱,能夠溫腎壯陽,祛寒除濕,所以,腰膝冷痛的患者非常適合。
其他還有骨碎補、補骨脂、鹿茸、鹿角膠、牛膝、桑寄生之類的藥物,這些藥物在針對性改善腰背酸痛的同時,還有補益精氣的作用,所以,對於改善人體的疲勞狀態也有很好的效果。這就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不只是止痛的作用,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