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重金建三甲,跨行而來的美的能走多遠?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2.35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年虧掉了1300億元,平均每家虧損553萬元。民營醫院系統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位業內人士向醫學界智庫推測:「不出意外的話,後續可能會出現大量的民營醫院破產。對民營醫院來說,活下去是首要任務。」


然而最近,一則民營醫院的消息引起了行業關注。由美的集團出資100億元建設的和祐國際醫院迎來主體建築封頂,醫院位於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北滘新城區,自2020年11月動工,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為輻射廣佛及周邊地區的非營利性三甲綜合醫院。


美的建超大型醫院,步子邁得太大


據悉,和祐國際醫院是擁有1500張床位的超大型醫院。和祐國際醫院籌建院長劉效仿介紹,醫院將按照三甲綜合醫院標準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最高標準,以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為建設方向,面向全球招聘頂尖學科帶頭人,建設粒子治療中心、醫學轉化中心等,引進一批全球領先的醫療設備,同步建設醫生實訓基地和護士培訓學校,打造醫教研協同發展的綜合平台。


和祐國際醫院籌建院長助理陳麗紅介紹,醫院全部建成後,員工預計將達到3000餘人,其中海外專家佔比將達到20%。


與不少全而不精的民營綜合性醫院不同,和祐從一開始就瞄準有特色的高尖端醫療,與國際接軌。和祐結合地區疾病普及及市場需求,重點布局腫瘤醫學、骨科與運動醫學、腦科學與神經醫學、心血管醫學、婦兒醫學、健康管理與老年醫學六大中心,推動多學科診療模式(MDT);滿足本地市民與外籍人士醫療服務要求的國際醫療中心。


不過,與行外人所看到的和祐醫院高大上的戰略布局不一樣的是,行業資深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上述宣傳只停留在表面,真實運營恐難實現。


在非公立醫療領域深耕20多年的行業資深人士陳伸維認為,和祐醫院的步子邁得太大了,1500張床位屬於超大型醫院,而佛山的常住人口只有961.26萬人。


在和祐的預想中,醫院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佛山順德區北滘新城、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距離廣州市半小時車程,除了服務廣佛地區,還將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惠及7千萬人口。


但陳伸維指出,和祐醫院很難與廣州的三甲醫院搶病人,廣州市的醫療資源豐富,口碑好。對一家醫院來說,口碑是最重要的,和祐在這點上毫無優勢。而且由於距離廣州較近,甚至連佛山當地的重疾患者都會被廣州虹吸。


此外,同為三甲非公醫療的佛山市禪城區復星禪城醫院也會對和祐醫院形成擠壓。復星禪城醫院建於1958年,由公立醫院改製成民營醫院,近年還引入了復星集團加盟。「禪城醫院有數十年的功底,和祐醫院5到10年內不是和禪城醫院的對手。」陳伸維說。


在官方宣傳中,和祐醫院的最大亮點是投資20億元成立質子重離子中心,配置旋轉機架的質子治療室、多射線角度的重離子治療室。


和祐醫院院長劉效仿介紹,離子技術分為質子放療與重離子放療,是目前前沿的癌症放療手段之一。相較於傳統放療,離子針對鼻咽癌等廣東省多發惡性腫瘤的治療,具有療程短、痛苦小,療效好,副作用少等優勢。


劉效仿也提到,由於這項技術系統複雜度高,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據國際離子治療聯合會(PTCOG)官網統計,截至2021年5月,全球僅有101家已運營的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國內也只有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運營重離子項目。和祐建重離子中心,將極大提升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的癌症治療水平。


質子重離子中心能否成為和祐醫院的名片,助和祐醫院短時間內提升口碑?


「重離子中心,是一項很大的投資,除了設備的投入外,還有相應的人才隊伍,國內目前不具備這樣的頂尖人才 ,需要從國外聘請,單個人才的年薪就高達數百萬。而目前國內已開設的重離子中心運營狀況也並不理想,這樣的項目連省級重點醫院都不敢輕易開設,和祐醫院一上來就接手那麼大的項目,對於一家新醫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從零做起,能否吃得消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陳伸維建議,重離子中心輻射的是全國的患者,而和祐醫院只是華南地區,因此未來重離子中心要做好獨立運營思路。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據悉,和祐國際醫院項目源於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是佛山順德人,其本著」造福桑梓、回饋社會」的公益初心投資建立和祐國際醫院,並將和祐定位為非營利性醫院,醫院未來所有營收盈餘將用於醫院自身發展、醫學研究以及社會民生福祉。


和祐醫院還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初,何享健花費上千萬元聘請國際知名諮詢團隊調研後,發現建院的困難太大而一度擱置。後來,順德黨政班子將其列為重點工作事項,成立專班貼身幫助破解難題,項目才從紙上來到了地上。


2019年,時任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帶領順德黨政班子成員來到美的總部,專題聽取何享健關於建設醫院的設想,並現場辦公決策,初步確定醫院項目選址。順德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推動醫院建設,成立了高規格工作專班對接企業、現場辦公破解難題。


今年,「支持美的控股建設高水平民營醫院」還列入了今年的順德區黨代會報告。


和祐醫院是辦民營醫院的後起之秀,與跟風逐利的房地產商不同的是,美的是做實業出身,從和祐醫院非盈利的屬性和投入來看,業內人士認為和祐辦醫院的初心是好的。


辦好一家醫院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沉澱,並不是靠重金和一腔熱情就能完成的,預想跟現實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對不了解非公醫療的行外人士來說。


社會辦醫從不缺跨界投資者,只不過從過去的風口期到如今的倒閉潮,此前很多房地產、風投企業,跨界辦醫院大多都失敗了。陳伸維告訴醫學界智庫,原因不外乎是盲目建設,定位不明確;對市場和需求了解不夠深,比如建高端的婦產醫院,在國內面臨水土不服;最致命的是醫院戰略定位不明確,運營管理跟不上。


「從它的投資背景來看,我認為是可以的,但是從這個戰略規劃來看,規模那麼大的醫院,如果沒有一個有運營經驗和能力的人來操盤,最終會走入困境。」


如何辦好一家民營醫院?


在陳伸維看來,一家民營醫院能否經營得下去,除了有充足的資金,能度過數年的虧損期,最重要的是醫院制定的戰略規劃是否精準,是否擁有好的操盤者和運營管理團隊。


在這幾方面,和祐醫院仍有不少欠缺。


民營醫院一貫的作風是,挖來公立醫院的院長來當民營醫院的管理者。和祐醫院也是如此,該院的院長劉效仿之前是佛山市中醫院院長。



熟悉非公醫療的人都清楚,請公立醫院的院長來當民營醫院的管理者,經過歷史的驗證,往往會以失敗告終」公立與民營醫院是完全不同的運營體系,公立醫院的土地、設備免費,人才由國家提供,有補足,而民營醫院需要自籌資金建設,自負盈虧,相當於運營一個企業。


「民營醫院需要真正懂運營管理、懂醫療行業特定的人來掌舵,但這樣的人在行業內鳳毛麟角。「陳伸維說。



北京君都律師事務所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凱盛諮詢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專家諮詢顧問張文波也向醫學界智庫表示,醫院屬於長周期項目,需要考慮區域人口基礎量、專科定位+大專家團隊到位。


雖未開業,和祐醫院已簽約了來自全國超20名涉及腫瘤、骨科與運動醫學、核醫學、神經及腦醫學和心血管等專科領域的行業知名臨床專家。


然而,專家挖來容易,留住難,尤其對於高尖端的專家來說,平台效應、學術成長對他們來說更重要。


民營醫院的另一硬傷是,背後缺乏醫學高校加持,無法形成一個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向醫院源源不斷輸入優秀生源。


和祐醫院也有意培養醫院內部人才。今年7月,和祐醫院招聘了涵蓋臨床醫、技、葯、護及職能管理類的高校畢業生,並啟動人才培養計劃,將醫藥技師、護理類校招生陸續送往國內一流三甲醫院進修學習;職能類校招生院內輪崗學習。


該計劃創新性採用雙導師制,除進修單位專業導師外,還根據校招生的專業類別,新增和祐頭部專家資源作為專業導師,提供長期、完整、有層次的培養體系,全維度護航校招生職業成長。


然而,這種培養形式的效果如何,要打上問號。「醫院自身缺乏醫學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只是把畢業生送去三甲醫院進修一段時間回來,很難形成系統的學習,有特別出色的規培生,大醫院也會想辦法留下」。陳伸維說。


陳伸維認為,辦好民營醫院,首先是確定醫院未來20到30年的戰略規劃,「要確定自己對標的是中山醫院還是協和醫院。」其次是對於美的這樣跨界辦醫的企業,要成立一個智囊團,找到一個真正懂運營的人才管理醫院,團隊管理跟上。


社會辦醫行業專家陳林海告訴醫學界智庫,好醫院是熬出來的,五年生存期,十年打基礎,這麼大規模的醫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關鍵看創始人的初心,在政策,資金和規划到位的情況下,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去考驗和沉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