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僅會致癌,而且還會早衰,壽命縮短,不信你看看這些研究

  「老張,你沒長記性啊?樓下的老胡就是喝酒給喝死的,難道你不怕嗎?」

  52歲的老張平日里沒啥特殊的愛好,唯一的一點就是每天晚飯的時候喜歡小酌一杯。

  這天晚飯老張愣是仍不住拿出一瓶酒,老伴見況急忙制止他,上個月住同一小區同一樓的老胡就是因為長期喝酒的緣故被查出了肝癌,而且還是晚期,當時發病的時候送去醫院沒幾天就去世了。

  因為這事老張還被老伴罵了好幾頓,因為老張平時就是有愛喝酒的習慣,雖然喝的酒不多,但是只要與酒扯上關係的就是不行!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愛好這一口的非常多,有時候親戚朋友聚會、應酬、交際大家都離不開酒,在我國酒文化雖然濃,但是經常喝酒確實不是好事。

  據了解,僅在2020年全球就有178萬人死於飲酒,而且年齡多集中在15–49歲男性。死亡的問題包括癌症、胃腸道疾病和肝硬化等等。

文章首頁截圖

  前不久英國牛津大學大數據研究所A.Topiwala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項大型研究成果。該研究主題為酒精對人體端粒的影響。

  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上的特殊結構,它負責保護染色體,而端粒的長度與我們的健康水平和壽命息息相關。A.Topiwala團隊領銜的這一項研究就是關於酒精是否會影響人體細胞染色體端粒長度,若是長度縮短則意味著人體細胞衰老速度會加快,最終會提前衰老。

  A.Topiwala教授團隊抽取分析了245354名參與者飲酒量和端粒長度的數據。他們發現參與者更高的酒精攝入量與較短的端粒長度顯著相關,也就是說長期飲酒確實會影響人體端粒的長度,最終會導致人體早衰,從而縮短人的壽命。

  該研究還指出:雖然遺傳基因與人體端粒長短有先天關聯,但是後期人為因素對端粒的影響更大,尤其是喝酒。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熬夜、高危飲食等等都可能會引起人的細胞端粒縮短。

《柳葉刀》上該文章首頁截圖

  2022年8月19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也發表了一項題為"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201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指出:全球幾乎一半的癌症死亡都是因吸煙、飲酒和肥胖等已知的風險因素所引起的,吸煙和喝酒仍然是全球癌症的主要風險因素。

《柳葉刀》該文章首頁截圖

  同樣是發表在《柳葉刀》上的另一篇名為:Population-level risk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by amount, geography, age, sex, and year: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0的研究論文的著重指出飲酒的危害。

  平時大家都津津樂道:「小飲怡情大飲傷身」,但是在《柳葉刀》發表的這一項研究論證特別指出:喝酒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就算是一滴都不行。

  該研究收集了204個國家和21個地區1990-2020年的30年間、年齡在15-95歲的男性和女性飲酒數據。研究結果發現長期飲酒與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謝疾病等等呈正相關。

DALYs與各種因素的關係

  這一項研究的最後還甩出了一個大boss,也就是飲酒與壽命的關係,也就是「DALYs」,即傷殘調整生命年,指從發病到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而長期飲酒會直接影響DALYs值,換句話說就是喝酒會縮短壽命。

  看完你還想繼續喝酒嗎?  


參考資料:

[1]https://m.toutiao.com/is/M7V54hu/  

[2]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b185e364337f

[3]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330e33316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