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健康長壽,從養五臟開始,尤其是五臟最受用的幾個動作學起來

中醫上認為,人體想要養生,需先從養五臟六腑開始,通過調理達到氣血通暢、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延年益壽的目的。

五臟,分別是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任意一個臟器出現問題,都將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行,甚至出現疾病。日常生活中又如何養五臟呢?大家要「對症下藥」。

肝臟,乃機體最大的代謝工廠,有儲存肝糖、分泌蛋白質、製造膽汁等功能,在五臟中,肝與膽相表裡,開竅於目,主疏泄,主謀慮,有調節血液等能力,對於長期工作壓力大,始終不能從繁重的生活走出來,經常緊張、悲傷、焦慮、抑鬱等,極易導致肝氣鬱結,甚至會影響生活質量。

肝臟,針對肝臟,在這裡有一個很好的動作,為了緩解這種來自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壓力,可選擇伸伸懶腰的方式,有助於舒展身心,調節內心不良的情緒發展。

對應肝臟調理的穴位,大家也可以學起來,包括足三里穴、太沖穴、期門穴、肝俞穴,都有助於疏肝理氣。

肺臟,每個人都有一個肺,它主要位於胸腔的部位,與喉、鼻相連,有著肺開竅於鼻的說法,在五行中肺屬金,肺葉卻十分嬌嫩,不耐寒也不耐熱還容易被濕邪入侵。

當肺部出現問題,人容易出現呼吸不暢、鼻涕、打噴嚏、痰液增多、頭暈乏力等多種不適感。

如果你是鼻子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從養肺臟入手,幫機體排出濕邪,對於養肺所對應的穴位,大家可以選擇魚際穴,並且在每天按摩過程中,還應配合深呼吸的動作,加強體育鍛煉,通過有氧運動也是增強心肺功能的有效辦法,如游泳、跑步、快走、健身、跳繩等等。

腎臟,腎臟乃人體五臟六腑的陰陽之本,在五行中屬水,而養腎臟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別傷腎,尤其是生活習慣不自覺的人,如長期重口味、熬夜加班、血壓水平過高、吸煙喝酒等。

養腎對應的穴位包括關元穴、太溪穴湧泉穴、腎俞穴,適量按摩都有補腎氣的功效。

心臟,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與多個臟器息息相關,若心臟出現問題,那麼全身的生理功能都會受到影響。由於心臟怕寒,每天適量的運動,以及沖個熱水澡,都可以養心臟,緩解全身壓力。

脾臟,脾臟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與胃部關係密切,屬於後天之本,對待脾臟大家還需溫柔,經常用熱掌心揉腹部,可輔助調理脾臟,需要大家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