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檢查大於140/90mmHg,就可診斷為高血壓。超過130/80mmHg以上,也應儘快就醫進行健康管理。剛剛過去的10月8日是第25個全國高血壓日,廣東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廣東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馮穎青提醒,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壓上升,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日均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
戒煙限酒助力預防高血壓
鹽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每天都在吃鹽,居民朋友們甚至無鹽不歡。但是大家通常只留意做菜時放多少鹽才好吃,很少關注到鹽和高血壓的密切關係。吃鹽多為什麼會升高血壓?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食鹽中鈉離子過量,與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的患病率直接相關。鈉離子增加,更多的水分進入血管,當過量的鈉離子進入血管後 ,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迅速上升 ,這時血管外的肌肉組織中水分會大量進入血管內,使血液容量迅速上升 ,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也隨之升高,也就是血壓升高。
味道鮮美的白蕉海鱸,在國慶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食客。
「建議大家控制每日食鹽量,並且選用低鈉鹽。」馮穎青介紹,《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導,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小於等於5克。根據文獻報道,減少鹽的攝入從而減輕血容量,不但有利於預防高血壓,還能讓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並減少發生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大、血管硬化和蛋白尿及腎病的風險。
除了高鹽飲食,中度以上的飲酒、吸煙也是高血壓的發病危險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平均每天飲白酒大於50毫升(含酒精24克,即2個標準杯) ,比不飲酒 酒者收縮壓和 張壓分別 3~4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 且血壓上升的幅度與飲酒量的增加 上升。可見飲酒確實是血壓升高及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
吸煙也是高血壓重要風險因素,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 導致血管收縮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壓升高 。吸煙是心血管病的四大危險因素之一,它可以使高血壓發生率增加,使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分別增加2倍和1倍 。
管理好體重和血脂
好心情能控制血壓
除了上述和飲食生活習慣相關的高血壓風險因素外,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壓上升,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腹型肥胖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有更強的相關性。全國每3個成人中有一個為腹型肥胖,肥胖的患者應規律生活,不要熬夜;讓自己心情舒暢,因為心情不好就容易導致炎症,進而讓脂肪儲存。
高血脂也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研究表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歸因危險因素,僅次於高血壓和高鈉飲食。因此,控制血脂水平對預防高血壓很重要。
肥胖會增加高血壓風險。
「我國成人平均身體活動總量呈下降趨勢。而適量運動可降低交感活性,緩解緊張壓力,減輕體重,降低高血壓發生率。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運動不但能預防三高,鍛煉心肺功能,鍛煉骨骼肌肉,還能提高免疫力以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馮穎青建議,根據自身條件每天堅持進行適量有氧運動,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每周5次左右,每次不少於30分鐘。
此外,精神緊張、抑鬱、失眠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保持樂觀的心態,通過運動、多溝通等方式放鬆自己,必要時接受心理干預。」馮穎青建議。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粵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