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喝酒牢記「2碰3不碰」,不再浪費錢,也不會招人白眼

人到中年,喝酒牢記「2碰3不碰」,不再浪費錢,也不會招人白眼

不喝酒的說喝酒不好,喝酒的也說不清到底哪兒好。

筆者在此之前見過一位中年廚師大哥,閑暇的時候總愛自己喝二兩酒,因為經常去他家的飯店,一來二去,倒也混了個臉熟,有一次問他為什麼這麼愛喝酒?

他很直爽地反問,喝酒還需要問為什麼嗎?直到最後也沒說清楚個所以然

倒是有一點問題問了出來,這麼多年來,大哥因為要養家糊口,為省錢喝了不少劣質酒,還因此受到過別人的白眼,但好在通過十幾年的奮鬥,如今能喝點更好的了。

其實,人到中年之後,喝酒需要牢記「2碰3不碰」,不再因為買到差酒而白白浪費錢,也不會再招人白眼:

【1】「不碰」金箔酒和噱頭酒

金箔之類的物質早已經被國家食品法嚴令禁止添加到白酒里。

可是國內有一些土豪好像對此酒十分「熱愛」,看著酒里那明晃晃的金子,是不是覺得很美?可千萬別這樣認為

這種金箔酒是不會被人體所消化的!最近幾年在國內已經很少見了,只有部分人把它當成寶,比如日本一些所謂的皇家貴族

對於噱頭酒,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三種分別是土埋酒、洞藏酒、長毛酒,不排除市面上確實有極個別品質優良的,但盡量還是不要碰。

【2】「不碰」包裝酒和貼牌酒

俗話說得好:吃蘋果最忌諱看外表,外面紅彤彤的,裡面很可能有蟲洞,用到包裝酒身上,一點都不過分,國內的一些「無名作坊」,最擅長把劣質的白酒進行華麗的包裝,然後高價出售。

而今,雖然貼牌酒已經受到了諸多酒企的大力整頓,但是目前國內不少貼牌酒的品質仍然層次不齊,中老年人盡量還是要喝正牌酒。

【3】「不碰」香精酒和小廠酒

香精香料可分為天然、合成和酵素三大類,在白酒、食品等其它行業的應用十分廣泛。眾所周知,白酒的化學成分98%是水和乙醇,1%~2%是呈香呈味的微量成分,其中的微量成分就決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風格,而純糧酒不需要添加香精就能擁有自己獨特的香型和風格。

雖說品質較好一點的香精酒,所用香精也是合乎國家管理規範的,但有一些小廠為了掩飾白酒的邪雜味兒,會使用過量的或者劣質的香精,讓人不得不防。

【1】「碰」大廠嫡系酒

說到大廠嫡系酒,就不得不提起我國白酒的第一梯隊:茅台酒五糧液劍南春等,這些名優酒,都是大廠自產自銷的嫡系酒,但是對於國內不中年酒友或其他酒友來說,也只有在一些偶爾或重要的場合才能喝上一兩杯

而國內白酒的第二梯隊,代表有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等,第三梯隊,如古井貢酒、今世緣、水井坊等,也都是大廠嫡系酒,倒是有更多人能承受得起

而且,這些大廠也都在推出自己的嫡系「平價酒」,對於大眾來說是個好事兒。

【2】「碰」優級純糧酒

白酒的等級問題,一直都十分重要,平時常見白酒的最高等級為優級,上面列舉的白酒都為優級酒,而往後的一級、二級酒,品質依次有所下降

好在,在白酒新國標的大力推行之下,國內更多的大廠優級純糧酒有了走向大眾餐桌的機會,產自陝西寶雞的西鳳酒、湖北宜昌的稻花香酒、貴州仁懷的君中元私藏酒等等,都在力爭成為優級酒的傑出代表。

其中產自仁懷的這款優級酒,釀酒人更是醬酒大師李興發的徒弟,曾傳政

就連釀酒所用原料,也是經過長期篩選的紅纓子糯高粱,確保為期一年的坤沙大麴釀酒工藝能夠順利進行,初次成酒之後還要以陶壇陳放最少6年。

因為酒企不夠重視宣傳,所以只被當地酒友熟知,好在眾人對其口感的評價不錯:還沒剛打開一會兒,醬香味兒就溢滿周圍,忍不住就想倒一小杯,細細品嘗,滿口醇厚細膩、幽雅柔滑之感,略帶點花果香,飲完後,酒香經得起在嘴裡回味。

寫在最後:飲酒一定要適量。大家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