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相比縱慾所引起的腎虛,因為心理壓力所導致的腎虛正在一點點地多了起來,工作、學習、家庭、人際交流等等,過度的壓力最容易傷肝,久郁情志不暢,可能會導致肝氣鬱結,不僅會出現抑鬱、精神不振、喜嘆息、懶言等,也可以對腎產生影響。
中醫常說肝腎同源,肝腎共同起源於生殖之精;且肝腎共同受腎所藏的先天後天綜合之精的充養。 《靈樞。經脈》有提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有說「腎生骨髓,髓生肝」,可見肝腎雖然是各司其職但又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情緒的低落常會伴隨肝腎兩虛,五心煩熱、耳鳴、盜汗、神情疲憊,夫妻生活不和諧等。
那麼對於肝鬱腎虛的情況,我們到底是應該疏肝還是補腎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其實要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來看,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突如其來的接連打擊會埋下心結,心結不解,就算是再好的藥物,也沒有辦法醫治;但若是肝鬱體質的問題,一直就有肝氣不暢的情況,平時也多表現為如憂思、惱怒、愛生氣,那這種相對於第一種其實還是有葯可醫的。
中醫上常用於肝鬱氣滯的藥材有很多,有清火疏肝的石決明、珍珠母、牡蠣等;疏肝理氣的橘核、橘葉、青皮、川楝子等;此外還有柴胡,鬱金,厚朴,砂仁等等,在調理肝鬱腎虛的時候,第一步還是要先疏通肝氣,讓周身的氣機疏泄能夠運轉起來,相反如果先補腎的話,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時候還容易滋生濕熱。
至於用於肝鬱腎虛的中成藥,比較常見的有逍遙丸、疏肝益陽膠囊、四逆散、柴胡舒肝丸、六位地黃丸等等、在使用上由於成藥的適用不同,如:疏肝益陽膠囊在解肝鬱的同時能夠活血補腎、溫補腎陽;六味地黃丸則是滋肝腎之陰;逍遙丸疏肝健脾,可以搭配其他補腎的藥物使用,最好是在醫生的辯證論治之後,再進行使用,切不可在不辯證的情況下濫用。
中醫採取八綱辨證之法,而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從治病救人當中累積的經驗,我是中醫夏克春,每天分享一點中醫小知識,若是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