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文再論中西式飲食:病從口入,還是吃出健康?

07 月 03 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9 篇文獻,關註:西式飲食,低鈉鹽,植物性飲食,生酮飲食,高碳水飲食,飲食調控,蔬菜,維生素E,啤酒 ​​


西式飲食促大腸癌,又添新證!

Gastroenterology——[33.883]

① 對美國13萬餘名參與者隨訪30年,並對隨訪期間發生的3200例結直腸癌患者中的1175例腫瘤進行了pks+大腸桿菌DNA檢測;② 對於pks+大腸桿菌高含量的腫瘤,西式飲食評分最高相比最低三分位組的多變數校正風險比(95%可信區間)為3.45 (1.53-7.78),而對於pks+大腸桿菌低含量的腫瘤為1.22 (0.57-2.63),pks+大腸桿菌陰性的腫瘤為1.10(0.85-1.42);③ 因此,西式飲食評分與結直腸癌發病風險的相關性在pks+大腸桿菌含量較高的腫瘤中更強。

【主編評語】

pks基因島是編碼非核糖體肽合成酶(NRPS)、聚酮合成酶(PKS)和NRPS/PKS雜合酶的基因組島,pks+大腸桿菌能合成基因毒素colibactin,誘導細胞中的DNA雙鏈斷裂和染色體不穩定,導致細胞衰老或死亡。結直腸癌是一種異質性的腫瘤疾病,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生活方式和腸道菌群,近期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的一項研究發現,西式飲食與含有大量pks+大腸桿菌的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有更強的相關性。本研究結果為以大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糖和精製穀物為特徵的西式飲食作為結直腸癌(尤其是含有大量pks+大腸桿菌的亞型)的風險因素提供了證據。(@廣西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陳彬林)

【原文信息】

Western-style Diet, pks Island-Carrying Escherichia coli, and Colorectal Cancer: Analyses from Two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2022-06-24, doi: 10.1053/j.gastro.2022.06.054


Nature Reviews:高鉀低鈉鹽是腎病患者的好選擇嗎?(觀點)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42.439]

① 鈉鹽和鉀鹽的攝入與高血壓相關疾病,尤其是慢性腎病,密切相關,但鹽替代是否有利於CKD仍存在爭議;② 首先,有一些研究表明,降低鈉攝入、增加鉀攝入可以降低血壓,保護心臟,也可以保護腎臟,但是仍然需要更多臨床證據;③ 其次,鉀鹽的生物利用度、在體內的同化以及胰島素水平均能影響血漿鉀含量;④ 最後,合理設計鈉鹽和鉀鹽的比例可以最大化發揮其對血壓以及腎病的作用,但需要關注其背後的劑量效應、食物成分相互作用、特定人群等。

【主編評語】

高鈉低鉀鹽的攝入是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重要元兇。目前,相關研究發現,利用替代鹽不僅可以降低血壓、還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中風、死亡率等風險。因此,替代鹽的概念被推崇。關於此,文章提出並論述了三個重要的問題:1. 替代鹽對慢性腎病的作用證據是否充足?2.鉀鹽攝入多大程度上與體內鉀濃度相關?3.替代鹽措施如何實施?為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Bingbing)

【原文信息】

Salt substitu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nephrology

2022-06-24, doi: 10.1038/s41581-022-00599-4


健康植物性飲食或可降低心血管代謝風險因素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8.472]

① 納入735名有東南亞血統的參與者,評估總植物性飲食指數(PDI)、健康PDI(hPDI)和不健康PDI(uPDI);② PDI與空腹血糖呈負相關,PDI及hPDI與胰島素抵抗、LDL膽固醇、體重和BMI呈負相關;③ 較高的hPDI(而非PDI)與較低的糖化血紅蛋白、較高的脂聯素、較低的內臟脂肪面積和心包脂肪體積相關,uPDI與心血管代謝風險無關;④ hPDI每升高5個單位,分別與脂肪肝風險降低24%、肥胖風險降低12%、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18%相關。

【主編評語】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在有東南亞血統的參與者中發現,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全穀物、水果、蔬菜、香料、堅果、豆類、茶、咖啡)與心血管代謝風險降低相關,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精製穀物、油炸零食、鹹菜、土豆、椰子、含糖飲料、甜點)與心血管代謝風險無顯著關聯。(@aluba)

【原文信息】

A healthy plant-based diet is favorably associated with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mong participants of South Asian ancestry

2022-06-22, doi: 10.1093/ajcn/nqac174


國內團隊:隔日生酮飲食保護心臟功能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7.31]

① 連續8周生酮飲食並不緩解過壓誘導主動脈縮窄(TAC)小鼠的心力衰竭,也不影響TAC小鼠心臟收縮功能和纖維化,但加重其舒張功能;② 連續生酮飲食誘發TAC小鼠全身脂代謝紊亂以及肝臟功能障礙,降低生酮作用關鍵酶HMGCL,並損傷肝臟生酮作用;③ 在肝特異性HMGCL過表達TAC小鼠體內,生酮飲食保護肝臟生酮作用,增加心臟功能,降低纖維化,抵抗心力衰竭;④ 隔日生酮飲食不破壞心臟生酮功能,並具有心臟保護、抵抗心力衰竭的潛力。

【主編評語】

中日友好醫院江山、第四軍醫大學譚延振以及任貴團隊合作研究成果。基於小鼠模型,探究了連續8周生酮飲食、隔日生酮飲食對壓力過載誘導的心力衰竭的抵抗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連續的生酮禁食並不能保護心臟功能,抵抗心力衰竭,這可能與肝臟生酮作用關鍵酶3-羥基-3-甲基-戊二醯輔酶A水解酶有關。而隔日生酮飲食卻表現出保護心功能、抵抗心力衰竭的潛力。因此,文章認為,隔日生酮飲食可能通過保護肝臟生酮作用抵抗心力衰竭。(@Bingbing)

【原文信息】

Alternate-Day Ketogenic Diet Feeding Protects against Heart Failure through Preservation of Ketogenesis in the Liver

2022-06-06, doi: 10.1155/2022/4253651


高碳水飲食可能惡化艱難梭菌感染

Microbiology spectrum——[9.043]

① CDI小鼠模型與人類的原發性CDI相似,而萬古黴素誘導的CDI倉鼠模型表現出延遲的嚴重癥狀,與人類的CDI複發相似;② 相比於對照飲食,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惡化CDI倉鼠的糞便菌群多樣性降低,並延長抗生素及CDI導致的糞便菌群群落組成失調的時長;③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延長CDI倉鼠的艱難梭菌攜帶時長;④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增加了CDI倉鼠的二次CDI及死亡率。

【主編評語】

在艱難梭菌感染(CDI)小鼠模型中,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對CDI進展及緩解有保護性作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在CDI倉鼠模型中報道了不同的結果,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延長CDI倉鼠的腸道菌群失調及艱難梭菌攜帶,從而促進二次CDI並增加死亡率。(@aluba)

【原文信息】

A High-Carbohydrate Diet Prolongs Dysbiosis and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Carriage and Increases Delayed Mortality in a Hamster Model of Infection

2022-06-16, doi: 10.1128/spectrum.01804-21


吃高熱量食物時,人會自發地控制進食嗎? (綜述)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8.472]

① 納入1519份控制環境飲食進行再分析,並基於NDNS中自由生活的32162份飲食進行重複;② 兩個研究數據集里,飲食能量密度(ED)與平均集中飲食熱量攝入改變相關性均有顯著「轉折點」;③ 將數量、熱值分別作為低、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決定因素的二維飲食模型發現,集中飲食熱量攝入並沒有隨著飲食能量密度呈線性增加;④ 因此,一定程度上,人們對飲食的能量含量敏感,並通過調低食物份量去最小化過度飲食帶來的急性罪惡感。

【主編評語】

對食物能量密度的不敏感可能是肥胖的一個驅動因素,但是這是否適用於多有膳食尚不清楚。本文基於已有的兩個數據集,進行再分析,探究飲食的能量密度與集中飲食熱量攝入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對飲食的能量密度是敏感的,並且當能量密度較大時,會調整食物份量,從而減輕能量過度攝入帶來的罪惡感。(@Bingbing)

【原文信息】

Time to revisit the passive overconsumption hypothesis? Humans show sensitivity to calories in energy-rich meals

2022-04-30, doi: 10.1093/ajcn/nqac112


減少脂肪肝病,吃對蔬菜很重要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9.029]

① 納入4170名受試者,通過24小時飲食回顧評估蔬菜攝入情況,其中1436名確診肝脂肪變性,255名確診進展期肝纖維化;② 澱粉類蔬菜的攝入增加與肝脂肪變性及進展期肝纖維化的風險增加相關;③ 非澱粉類蔬菜及深綠色蔬菜的攝入增加與肝脂肪變性及進展期肝纖維化的風險降低相關;④ 將能量攝入中5%的澱粉類蔬菜或土豆替換為深綠色蔬菜,與肝脂肪變性風險降低相關。

【主編評語】

安徽醫科大學的楊萬水團隊與中國醫科大學的馬亞楠團隊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上發表的一項橫斷面研究結果,在4000多名美國受試者中發現,澱粉類蔬菜的攝入與肝脂肪變性及進展期肝纖維化的風險呈正相關,而非澱粉類蔬菜的攝入與肝脂肪變性及進展期肝纖維化的風險呈負相關。(@aluba)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s between intake of starchy and non-starchy vegetables and risk of hepatic steatosis and fibrosis

2022-06-21, doi: 10.1007/s12072-022-10368-x


農科院:中國居民攝入維生素E來源及區域差異

Frontiers in Nutrition——[6.59]

① 基於中國食物成分表,結合中國居民飲食習慣,評估不同種類食物對人體攝入維生素E的影響;② 蔬菜油是中國居民攝入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佔據了總攝入量的46.76%,其次是穀物、蔬菜、肉、水產、雞蛋、豆類、堅果、水果和奶製品;③ 在所有蔬菜油中,菜籽油對維生素E攝入貢獻最高,佔據了所有食物的10.73%;④ 維生素E的攝入在中國不同地區居民間差異很大,並且在1982-2020間呈上升趨勢;⑤ 文章為維生素E的合理補充提供科學依據。

【主編評語】

中國農業科學院(武漢)油料所李培武和張良曉團隊研究成果。維生素E是人體生長和健康必需維生素。本文主要評估了中國居民攝入維生素E的膳食來源以及不同地域間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菜籽油為首的蔬菜油是中國居民攝入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由於膳食習慣和地區差異,不同地域居民攝入維生素E差距很大。本文研究結果可為維生素E的合理補充提供重要依據。(@Bingbing)

【原文信息】

Contribution of Tocopherols in Commonly Consumed Foods to Estimated Tocopherol Intake in the Chinese Diet

2022-06-08, doi: 10.3389/fnut.2022.829091


適量喝啤酒可有益腸道健康,但與酒精無關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5.895]

① 22位健康男性隨機均分為兩組,每日分別飲用330ml無酒精啤酒或含酒精啤酒(5.2%酒精濃度),持續干預4周;② 飲用無酒精啤酒或含酒精啤酒對體重、體脂量、血清心血管代謝標誌物均無顯著影響;③ 無酒精啤酒及含酒精啤酒都可增加腸道菌群多樣性,與更好的健康結局相關,並可增加糞便鹼性磷酸酶活性,後者是腸道屏障功能的標誌物;④ 上述結果表明,啤酒對於腸道菌群的調節與酒精含量無關,可能是啤酒中的多酚所介導。

【主編評語】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發表的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結果,發現每日飲用無酒精啤酒或含酒精啤酒均可改善腸道菌群及腸道屏障功能,而這一作用可能由啤酒中的多酚所介導。(@aluba)

【原文信息】

Impact of Beer and Nonalcoholic Beer Consumption on the Gut Microbiot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2022-06-15, doi: 10.1021/acs.jafc.2c00587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廣西婦幼保健院營養科陳彬林,Rustypotatis,Bingbing,苗鍾化,orchid,aluba,阿當

點擊閱讀過去10天的日報:

07-02 | Science重磅綜述:靶向腸道生理,調控菌群穩態

07-01 | 6月,最值得看的30篇腸道健康文獻!

06-30 | 今日Nature:打破舊認知!腸道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染

06-29 | 《自然·綜述》解析營養免疫:宿主與病原體間沒有硝煙的戰場

06-28 | 今日Cell:Gordon團隊用腸菌從食品廢料中「挖寶」

06-27 | 於君團隊再突破!鎖定促大腸癌真菌

06-26 | Cell子刊發出號角:制定基於腸道菌群證據的膳食指南,迫在眉睫!

06-25 | 9文聚焦:助力腸道類器官培養,推進疾病研究和臨床轉化

06-24 | 腸內腸外:5篇高分文章解析腸-X軸

06-23 | 今日Nature雙發:聚焦腸菌代謝物和海洋微生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