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專家詹建華:檢查報告顯示「肝右葉鈣化灶」,意味肝硬化嗎?

近幾年來,肝硬化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大多數是由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肝藥物性肝損傷等發展而來。不節制的喝酒、高脂肪飲食、濫用藥物等都是肝硬化的高風險因素。

為能了解自己肝臟健康情況,不少人定期去醫院做肝臟相關檢查,結果檢查報告單上顯示肝右葉鈣化灶,就誤認為是患有肝硬化,那肝右葉鈣化灶就是肝硬化嗎?

肝右葉鈣化灶是肝硬化嗎?

肝右葉鈣化灶跟肝硬化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肝右葉鈣化灶≠肝硬化。通過做肝臟B超或CT檢查,可以看出肝內鈣化灶就如同結石一般,強回聲或是高密度影像。其實,肝右葉鈣化灶並不會威脅生命安全,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只要排除肝臟有沒有原發性或是繼發性惡性腫瘤、肝臟感染或肝臟炎症等,就無需特殊治療。

肝右葉鈣化灶是什麼意思?

1、肝內膽管結石

當膽管內出現結石時,就會阻礙血液正常循環,久而久之生成鈣化灶。因此肝右葉鈣化灶可能代表著膽管內有結石。

2、受到寄生蟲感染

肝臟受到寄生蟲感染後,使得肝臟細胞受到不同程度損害,肝臟正常功能受損,從而導致肝臟右葉鈣化灶。

3、炎症或是受到創傷

肝臟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又或是因為某些因素而導致創傷,那麼就會降低肝臟調節功能,使得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從而導致肝臟右葉鈣化灶。

4、先天性發育異常

部分胎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發育時,就已經出現鈣化灶情況,這屬於先天性畸形。

5、肝臟惡性腫瘤

一旦肝細胞發生癌變後,將會影響正常供血和供氧,從而導致鈣化灶。

肝右葉鈣化灶是否需要治療?

肝臟右葉鈣化灶是否需接受治療,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若病灶比較小,沒有任何癥狀,無需特殊治療,定期複查就行;如果鈣化灶跟疾病有關,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同時應通過手術方式切除鈣化灶。

期間應調整好飲食,每天吃一小把堅果,如花生仁和核桃等,能促進肝臟恢復;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應選擇緩和的運動,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寄生蟲和病菌感染風險。

多注意休息,減少熬夜,每天至少睡夠7~8個小時,按時起床,按時入睡,維持內分泌穩定,減輕肝功能受損程度;與此同時,應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及時消除負面情緒。

溫馨提示

其實,肝臟右葉鈣化灶是某些肝病治癒後所遺留的病理性改變,就如受傷的皮膚留下疤痕一般,雖然鈣化灶並不會自行消失,不過也不會持續發展,無需過度擔憂。

另外,肝臟右葉鈣化灶患者應定期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了解病情發展情況,以便於及早手術治療。調整好飲食結構,注意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含蛋白質的食物,能促進肝組織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