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例人體冷凍成功,將來真的會復活嗎?未來人類真能永生嗎?

將人體暫時冷凍,等到100年後再拿出來複活,這是許多科幻小說中屢見不鮮的橋段。那麼在現實中,人體在冷凍後真的能夠復活嗎?人體冷凍技術是怎麼提出的?將人體冷凍保存的原理是什麼,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這一技術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如何?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接著看下去吧。新來的朋友,點個關注不迷路。

人體冷凍技術是怎麼提出來的呢?實際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探險者就發現了北極蛙的假死現象。當嚴寒降臨時,北極蛙會讓身體自行吸收體內多餘的水分,使自己的身體變得像一塊乾柴一樣,這樣,即使它被凍成了一塊冰磚,一旦大自然的溫度回升到正常狀態,它就能恢復生機。被譽為人體冷凍學之父的埃延格在1962年的《不朽的前景》這本書中也提出:「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身體被凍得足夠快,死亡是可以逆轉的,」這一理論鼓舞了一群學士,並在五年之後被羅伯特·尼爾森付諸於實踐,他創造了地球上的第一個冷凍人——詹姆斯·貝德福。

此舉震驚了世界,醫療界受到啟發也正式開啟了對人體冷凍技術的研究,冷凍人熱潮席捲了全球,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成為了發展的主力。拿俄羅斯為例,如何保護被冷凍者的肌體在冷凍過程中不受到損害,是冷凍技術研發的主要問題,而這個問題就被俄羅斯順利解決了。一開始在醫學家們心中,被冷凍的人有朝一日還能復活,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在冷凍的情況下,人體內的水會結冰膨脹,刺破機體組織,使得人體組織不能完整地恢復,人體沒有辦法做到像北極蛙一樣自行去除多餘水分,那這個損傷就很難避免。之後,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先利用老鼠做實驗,他們將冰水下的老鼠快速冷凍,然後再緩慢升溫使老鼠的體溫達到0℃,他們發現在這種情況下,老鼠的肌體竟然沒有被受到致命損傷,老鼠重新活了過來,這個發現使得科學家們欣喜不已。不過要確保冷凍時人的肌體不受損傷,可比復活老鼠難得多。人的細胞和構造都和老鼠不同,使用水冷凍的話,低溫之下水結晶對人體細胞的損害更大,因此必須想辦法藉助別的工具來保護肌體,如低溫保護器。於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他們前後共研製出近300種的低溫保護器,並且發現如果用惰性氣體氬氪氙混合物冷凍人體的話,可以避免肌體損傷。在對肌體進行冷凍時,這些氣體能夠變成凝膠狀與身體相融,而不是形成破壞生物組織的晶體。這個發現使得人體冷凍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在2006年,俄羅斯科學家們還為這個技術申請了相關專利。

一系列的研究和實踐都證明了人體冷凍復活的可行性,那麼關於人體冷凍,科學家們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在當今的技術條件下,人體冷凍總共分為三步,首先是抗凝,這需要在病人死亡後立刻進行。首先,往人體內注射抗凝,抗氧化和中樞神經營養等藥物,其次往循環系統中快速輸注冰鹽水對人體進行物理降溫,同時啟動呼吸機和心肺復甦機等心肺支持設備,以保障身體的供血供氧,維持機體生理功能,最後將其轉運到進行灌流的手術室。冷凍的第二步便是灌流,這一步是為了用保護液替換血液。灌流之前在頸部和股部建立雙通路體外循環,將人體的體溫降到18度左右。待達到合適的體溫後,往人體注射防凍劑,並不斷加大濃度,使防凍劑變得越來越濃稠,同時繼續進行降溫,直至防凍劑凝結成為固體,但此時人體並不會結冰,整個灌流的過程需要5~6個小時。灌流完之後就是降溫了,需要使用液氮蒸汽或乾冰對被冷凍者身體進行快速降溫,使體溫降到負190度左右,然後通過液氮將身體保存在負196度的環境中,最後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重建生命。這個合適的時間就是解決了復甦技術難題的時候。在冷凍人的復甦之路上科學家們需要解決兩大難題:人體換新和大腦內的信息置換首先冷凍人復活之後需要一個新的肢體,那麼這新肢體該從何而來?難道要剝奪他人的身體使用權來供養復活人?其次要讓冷凍人清醒就必須往他們的大腦內注入新的信息,那麼大腦的信息該置換成誰的?是科學家還是流浪漢?並且面對這種情況,是否要提前建立詳細的法條進行規範?這些種種的問題,目前都還沒有解決的方案,冷凍人蘇醒之日遙遙無期。

中國近些年在人體冷凍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聯合接手了首例在中國本土完成冷凍並等待復活的病人。在此之前,重慶女作家,科幻小說三體的審編之一杜虹是中國接受冷凍技術的第一人。不過為她進行手術的是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阿爾科,並且她只冷凍了大腦。因此,山東這位女患者才是中國本土人體全身冷凍術的第一人。

如今想做人體冷凍技術靠譜嗎?花費是多少呢?世界上有三家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的有名機構,分別是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它成立於1972年,冷凍的人數多於100人,全身冷凍的費用最低是20萬美元。以及美國人體冷凍機構,它成立於1976年,冷凍的人數在100人左右,全身冷凍最低花費15.5萬美元,最後一個是kriorus,它成立於2005年,目前並沒有公示冷凍人數,全身冷凍起價2.8萬美元。不過,這些機構都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只管凍,並不承諾復活至於人體冷凍技術在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歐洲的國家法律規定,不允許科學家進行人體冷凍實驗,所以目前沒有進展。而中國起步較晚,一切的研究都還在摸索中。不過,中國科學家已經成功掌握了豬胚胎的超低溫保存技術和超低溫斷指保存技術,可見冷凍技術前景還是很不錯的。這次的本土首例全身冷凍案例也能為研究帶來新的突破。

人體冷凍復活不僅考驗著科學家們的技術,也有可能遭遇倫理的困境。比如冷凍人復活該如何適應新的時代,以及如果冷凍復活技術得到了推廣,以地球的承載力,能否容納得下這麼多的人?因此無論是從技術方面,還是倫理法律方面來看,人體冷凍技術都舉步維艱。這項技術將來會何去何從?大家對人體冷凍復活技術有什麼看法,都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