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台山鰻魚》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該地方標準首次明確台山鰻魚在理化標準等方面的質量要求,規定活鰻蛋白質含量需≥15.0%,脂肪≥15.5%;烤鰻蛋白質≥17.6%,脂肪≥22.0%。目前,該地方標準正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時間截至2025年6月26日。

《地理標誌產品 台山鰻魚》地方標準由台山市鰻魚協會等單位起草制定。該標準對台山鰻魚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養殖要求、捕撈要求、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籤標誌、包裝和運輸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旨在促進台山鰻魚產業標準化,推動台山鰻魚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產品保護範圍和捕撈要求方面,《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台山鰻魚的產地保護範圍限於台山市斗山鎮、四九鎮、端芬鎮、海宴鎮、赤溪鎮、都斛鎮、汶村鎮、沖蔞鎮、廣海鎮、深井鎮等10個鎮現轄行政區域,捕撈規格為175g以上。
《徵求意見稿》同時明確了活鰻和烤鰻的理化、感官等質量要求。在理化指標方面,活鰻蛋白質含量需≥15.0%,脂肪≥15.5%;烤鰻蛋白質≥17.6%,脂肪≥22.0%。同時,膽固醇、dha、epa 等理化指標也設定了具體限量。


在感官要求方面,活鰻的外觀需呈蛇形,體細長,眼、口較小,前部近圓筒狀,尾部稍平,吻尖;體態勻稱無畸形,魚體健康, 遊動能力強;色澤呈天藍色;體表有黏液;氣味正常,無土腥味、青苔味、油味等異味存在。原味烤鰻需呈淡黃色,調味烤鰻呈棕黃色、棕紅色或褐色,有光澤感;魚片平整勻稱,無破損,邊緣無異常捲起,烘烤焦斑均勻,具有烤鰻特有的香味。
在運輸和貯存方面,《徵求意見稿》中提到,活魚運輸應符合gb/t 27638 的要求,烤鰻產品運輸時應符合在-18℃或以下的溫度要求。運輸時應避免日晒雨淋,不應與有毒、有異味或影響產品質量的物品混裝運輸。烤鰻產品應在-18℃或以下冷庫內貯存。倉庫內應有防塵、防蠅、防鼠等設施,不應與有毒、有異味或影響產品質量的物品共存放。
台山是全國最大的鰻魚養殖基地和原材料供應基地。目前,台山鰻魚養殖產量占廣東的近九成、全國的六成。2019年,「台山鰻魚」入選「粵字型大小」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榜,以141.6 億元品牌價值位列水產類品牌之首。
采寫:南都記者 羅韻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