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2025年03月22日16:22:06 健康 1690

初夏的杭州,西湖邊柳枝輕擺,湖面泛著粼粼波光。57歲的王大爺卻沒心思賞景,他坐在自家陽台的藤椅上,手按著胸口,眉頭皺得像核桃皮。王大爺是個老公交司機,開了30多年車,風裡來雨里去,退休後本想安享晚年,每天早起遛狗,晚上跟老伴跳跳廣場舞。可最近,他總覺得不對勁——走幾步路心跳就「怦怦」亂蹦,晚上睡覺時胸口像壓了塊石頭,喘不上氣。昨天散步時,他還一陣頭暈,差點栽進路邊花壇。老伴嚇壞了,嚷著要送他去醫院,他卻擺擺手:「不至於吧,年紀大了都這樣。」

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 天天要聞

可今天早上,他刷手機時刷到一條新聞:「專家說,55歲後心率高低跟壽命有關!」王大爺心裡一咯噔,趕緊摸了摸脈搏,數了15秒,23下,一分鐘算下來92次。他嘀咕著:「這正常嗎?我還能活多久啊?」越想越慌,他穿上外套,直奔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的李醫生接診了他,測了心率,又做了個心電圖,結果出來後,李醫生語氣平靜卻帶著點警告:「王大爺,你這心率92次,有點偏高。55歲以後,心率得管住了,不然麻煩不小。」

王大爺回家後,腦子裡全是「心率」和「壽命」這幾個字。作為一名幹了32年的心內科醫生,我見過太多像王大爺這樣對心跳懵懵懂懂的患者。今天,我就化身「健康科普俠」,帶大家走進心跳的「長壽密碼」。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說了,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啥範圍?別急,咱們一步步揭開。


心率:生命的「隱形指針」

先說說心率是啥。簡單點,就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醫學上叫靜息心率,指的是啥也不幹、安靜坐著時的心跳數。它就像人體的「隱形指針」,默默記錄著心臟的忙碌程度。心臟一分鐘跳多少次,決定了血液能跑多遠,氧氣和營養能不能及時送到全身。跳得快,血液沖得急;跳得慢,供血就悠哉。一天10萬次,一輩子幾十億次,心臟這台「發動機」可不簡單。

那心率跟壽命有啥關係?科學家研究了上百年,發現靜息心率跟長壽還真有「親戚關係」。2023年,《歐洲心臟病學雜誌》發了一篇大樣本研究,追蹤了12萬名55歲以上老人的心率數據,結果顯示:心率過高或過低,壽命都可能打折扣。心臟跳得太快,像車子老踩油門,零件磨損快;跳得太慢,供血跟不上,身體就「怠工」。王大爺這樣的,心率92次,醫生一聽就皺眉。

我常跟患者說:「心率是你身體的『晴雨表』,別不當回事。」那55歲後,心率多少才健康?專家給了個範圍,咱們接著看。


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 天天要聞

55歲後,心率多少算「長壽標配」?

說到靜息心率,年輕人的正常範圍是60到100次/分鐘。可人過55歲,身體代謝慢了,心臟也不像年輕時那麼「皮實」,心率得有個新標準。專家研究發現,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80次/分鐘,最好控制在60到80次/分鐘。為啥是這個範圍?咱們掰開揉碎講講。

心率超80:心臟「超速」要命

如果靜息心率老是超過80次/分鐘,心臟就像跑馬拉松沒停過,耗能又傷身。研究說,55歲後心率每高10次,心血管病風險漲20%,壽命可能縮水5到8年。為啥?心跳快,血管壓力大,內壁容易磨出斑塊心梗腦梗的風險蹭蹭漲。王大爺92次,醫生一查,他血壓也有點高,心臟負擔不輕。我有個患者老張,60歲,天天抽煙喝酒,心率常年在90以上,後來查出冠心病,後悔得直拍腿。

心率低於60:供血「偷懶」也不好

反過來,心率太低,比如常年低於60次/分鐘,也不是啥福氣。心臟跳得慢,血液循環跟不上,腦子缺氧就頭暈,手腳缺血就發冷。運動員例外,他們心肺強,心率慢點沒事。可普通老人如果心率低到50以下,還老頭暈,可能是竇性心動過緩,得查查心臟的「電路」。有個老太太,65歲,心率45次,走兩步就喘,後來裝了個起搏器才緩過來。

黃金範圍:60到80次

專家說了,55歲後,60到80次/分鐘是「長壽標配」。這個範圍里,心臟跳得不急不慢,供血剛好,既不「超負荷」,也不「掉鏈子」。數據還挺硬核:心率在這區間的人,活到85歲的概率比心率超80或低於60的人高25%。王大爺聽完,趕緊問李醫生:「我92次,咋降下來?」李醫生拍拍他肩膀:「別慌,咱們有辦法。」

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 天天要聞


心跳「失控」的三大信號

心率在60到80次最好,可光看數字不夠,心跳還得「穩」。要是跳得忽快忽慢,甚至漏幾下,那就是心律失常,得警惕。我總結了三大信號,看看你中沒中招。

1. 胸悶心悸,心跳「亂蹦」

心跳快得像擂鼓,還喘不上氣,可能是心動過速。我有個病人小李,50歲,天天喝濃茶,心率飆到110次,胸口悶得慌。後來戒了茶,心率才穩。

2. 頭暈乏力,心跳「偷懶」

心跳慢了,腦子缺血就暈,手腳冰涼沒勁。王大爺散步頭暈,就是這毛病的前兆。醫生懷疑他心率高低不穩,得查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

3. 夜裡失眠,心跳「跳舞」

晚上睡不著,老覺得心跳一下重一下輕,可能是早搏。偶爾沒事,老這樣得重視。我有個患者老劉,55歲,熬夜打牌,心悸老發作,後來早睡才好。

這些信號一出,別硬扛,去醫院測測。王大爺對照了一下,發現自己胸悶頭暈都佔了,嚇得趕緊聽醫生的。


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 天天要聞

心率管得好,長壽跑不了:七招搞定

知道了55歲後心率別超80次/分鐘,咋管住它呢?我給你們開個「養心處方」,七招簡單又科學。

1. 動起來,別宅著

運動是「心臟的健身教練」。快走、太極拳、騎車,每周150分鐘,心率穩得住。王大爺現在每天遛狗40分鐘,心率降到85次,高興得直誇:「早知道這麼管用,我早動了!」

2. 吃得清淡點

少鹽少油,血管不堵,心臟輕鬆。多吃深海魚、燕麥,歐米伽-3和纖維能護心。我常說:「嘴管住了,心就不慌。」

3. 睡得好一點

熬夜傷心,11點前睡,7到8小時最合適。研究說,睡眠不足,心率容易亂。王大爺以前12點睡,現在10點半上床,胸悶少了。

4. 壓力小一點

焦慮讓心跳加速,深呼吸、聽音樂,能穩住。我有個患者小王,58歲,天天操心兒女,心率88,後來學冥想,降到75。

5. 煙酒少一點

煙草和酒精是「心臟殺手」,戒了它,心率才能正常。別覺得「抽一口沒事」,那一口可能是雪上加霜。

6. 檢查勤一點

55歲後,每年測心率,做個心電圖。家裡備個電子手環,隨時看。王大爺現在學會自己數脈搏,心裡踏實多了。

7. 喝水多一點

缺水血黏,心臟費勁。每天1.5到2升水,心跳順暢。我跟患者說:「水是心臟的潤滑油,別省著喝。」


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透露: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這個範圍 - 天天要聞

心率不只是數字,是活多久的信號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王大爺那天離開診室時的樣子。他拿著李醫生開的運動計劃,笑得有點靦腆:「大夫,我這心率還能降吧?我得活到90,給老伴養老!」這話讓我挺感動。作為醫生,我治過無數心臟病人,可我更希望大家別走到那一步。能不能長壽,先查心率?專家說了,55歲後,心率盡量別超80次/分鐘,最好穩在60到80次

心跳這東西,摸一摸就知道。它不騙人,也藏不住毛病。別等胸悶頭暈了才後悔,現在就管住它吧。把這篇轉給爸媽、朋友,別讓心率「失控」偷走他們的健康。咱們一起努力,讓心臟跳得穩,讓日子過得長!


參考文獻

  1. 《歐洲心臟病學雜誌》:《靜息心率與老年人壽命的相關性研究》,2023年
  2. 中國心血管病學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年版
  3. 中華醫學雜誌》:《心率變異性與心血管事件風險》,2021年
  4. 生命時報》:《心率告訴你能活多久》,2023年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 天天要聞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