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晝夜均,寒暑平」,明日(2025年3月20日)將迎來春分節氣。作為春季的中點,此時陰陽平衡、萬物復甦,但氣候多變、溫差大,稍不留神易引發健康隱患。老一輩常說「春分忌四事,安康一整年」,這些傳統禁忌並非迷信,而是融合了中醫智慧與自然規律的科學養生之道。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春分最不能做的4件事,轉發提醒家人,順應天時方能整年無病痛!
一、忌熬夜
春分晝夜平分,中醫認為此時人體需順應「陰陽平衡」的自然規律。熬夜會打破生物鐘,導致肝血耗損、免疫力下降。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23點至凌晨3點是肝臟排毒的關鍵期,長期熬夜易引發肝火旺盛、頭暈目眩等問題。
因此春分後應該早睡早起,盡量在22:30前入睡,6:30左右起床。睡前遠離手機,可閱讀或聽輕音樂助眠。要是真的熬夜不可避免,可飲用枸杞菊花茶或玫瑰紅棗茶,疏肝解郁。
二、忌飲食寒熱失衡
春分時節,人體陽氣初升,脾胃功能較弱。若貪食冰淇淋、冷飲(大寒)或火鍋、辣椒(大熱),易導致脾胃虛寒或肝火過旺,引發腹瀉、口瘡等問題。可以多吃一些如菠菜、山藥、燕麥、蜂蜜,搭配時令野菜(薺菜、香椿)清肝健脾。
推薦食譜【香椿炒雞蛋】
主要食材:香椿、雞蛋、小蔥
1、香椿去掉老的根部,然後沸水下鍋,滴入食用油,焯水1分鐘撈出。
2、瀝干水份之後,把香椿切碎放入盆中,然後倒入3顆雞蛋,加鹽、五香粉攪拌均勻。
3、鍋中倒油,放入蛋液鋪平,煎到底部金黃之後,翻面再煎,然後把它用鏟子鏟成小塊即可,最後放點蔥花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三、忌過早減衣:春捂防寒,抵禦倒春寒48
春分後氣溫回升,但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民間有「春捂秋凍」之說。一些年輕人到了這個季節迫不及待的脫掉冬衣,換上了輕薄的春裝,殊不知這樣的舉動非常容易受風寒,誘發感冒、關節疼痛。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衣服要慢慢的減少,根據天氣情況加減,另外要記住「三暖」原則,背暖、腹暖、腳暖。老人兒童尤其需注意腳踝保暖,避免「老寒腿」。
四、不宜探病
春分時節,古人認為「不宜探病,恐衝撞晦氣」。這一習俗反映了古人對疾病和健康的重視,以及對神秘力量的敬畏。在現代社會,雖然我們不再迷信「晦氣」之說,但避免探病仍然有其合理之處。
一方面,醫院是病菌和病毒聚集的地方,探病時容易接觸到各種病原體,增加自己患病的風險。另一方面,探病時可能會打擾到病人的休息和康復,不利於病人的身體恢復。因此,在春分這天及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醫院或病人家中探望。
春分這一天,古人留下了許多智慧與禁忌,然而這些並非迷信,而是基於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的總結,因此我們要尊重老傳統,牢記這4件不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