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我國肥胖率或達七成

2025年03月16日01:22:09 健康 1520

來源:三湘都市報

五年後我國肥胖率或達七成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微創中心,為肥胖患者開展代謝減重手術。

資料圖片

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41%成年人處於高BMI狀態(BMI≥25),其中9%達到肥胖標準(按西方標準BMI≥30)。同時兒童肥胖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帶來的終身健康影響,也非常嚴重。

慢性病負擔給個人、醫保、社會帶來一定經濟壓力。研究顯示,超重肥胖人群的醫療支出比正常體重者高30%,預計到2035年相關疾病治療費用將佔醫保總支出的20%。

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緩。■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喬木 吳靖

數據

若不干預,我國肥胖人群2030年或達70.5%

肥胖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近些年來,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長,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為19%,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為10.4%,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 34.3%、16.4%,我國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

肥胖的流行以其高昂的醫療費用為國民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有研究預測,若不加干預,2030年我國肥胖人群可能達70.5%。研究顯示,超重肥胖人群的醫療支出比正常體重者高30%,預計到2035年相關疾病治療費用將佔醫保總支出的20%。未來中國城鄉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經濟負擔將呈上升趨勢。因此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緩。

判斷

關注體重也要關注腰圍

體重多少是肥胖?達到哪個數值需要體重管理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邵揮戈表示,超重和肥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了遺傳、飲食、身體活動水平、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等。

判斷身體是否肥胖,有兩個指標要關註:一是體重指數(BMI):≥24千克/平方米,為超重;≥28千克/平方米,為肥胖。例如,身高170厘米的人,體重超過81公斤即為肥胖。第二個指標是腰圍指標,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提示內臟脂肪超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表示,中國肥胖症患者主要以腹型肥胖為主,也叫中心性肥胖。中國人群體脂分布更趨向於腹腔內積聚,近三成中國成年人為腹型肥胖,這可能是人種差異或其他生理原因導致的。

相關專家提醒,國人要警惕這種腹型肥胖,體重還沒有太重,腰圍就粗了。腰圍一粗,提示內臟脂肪可能超標,血脂血糖可能異常。

邵揮戈建議,如果市民想科學減重,可以緊跟國家提出的「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如3—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5%,並以此類推。

難點

中國人體重管理的難點

中國人體重管理的難點在哪裡?相關專家分析,首先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很多人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導致攝入的熱量遠遠超過消耗的熱量;其次是運動方式不科學,一些運動方式不對,甚至可能越運動越胖;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也是一個方面,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中國肥胖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張忠濤教授認為,針對肥胖症的診療尚未成為獨立學科,也是我國體重管理面臨的難點之一。現階段醫院接診肥胖症患者,一般是哪個科室接診哪個科室負責治療,很少有醫院打破學科劃分,組建單獨的「肥胖」學科。

專家表示,肥胖症的複雜性遠超單一學科的範疇,以肥胖為基礎的慢性疾病與體重管理需多學科協作,長期體重管理還應涉及相關危險因素和併發症,根據個體差異制定減重目標,關注患者整體健康問題。

在缺少獨立學科背後,人才數量和教育培訓問題同樣值得關注。張忠濤還指出,以我國減重代謝外科為例,專業從業人員數量非常有限,人才的數量就更少。國內大多數內分泌科醫生以治療2型糖尿病為主,心血管醫生以治療心臟病為主,真正專業從事肥胖症診治的醫生數量非常少,這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應對

湖南多家醫院「升級」體重門診

2015年底,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組建肥胖診療中心,通過開展多次肥胖聯合門診和多學科聯合會診,創新規範的肥胖糖尿病綜合全病程管理模式。2016年,湖南省人民醫院成立體重管理門診,2022年進一步推出了體重管理聯合門診,初步實現了多學科協作的診療模式,截至目前,醫院已經干預了近3萬名肥胖患者。

為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行動,近期這兩家醫院開啟「升級」行動,分別成立由多個臨床學科專家組成的體重管理多學科會診團隊(MDT),積極發揮體重管理多學科會診團隊作用,進一步向社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湘雅三醫院湘雅二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目前都成立了體重控制的相關門診。

治療

關於藥物治療和減重手術

除了生活方式的干預,體重管理目前還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和減重手術。

在藥物治療方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去年6月底,批准了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的減肥適應證在中國的上市申請。意味著這款「減肥神葯」在適應證範圍內,可以常規使用了。

湖南航天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於勇文提醒,這種藥物也並非人人適用。司美格魯肽是一種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簡稱GLP—1受體激動劑。其以葡萄糖依賴的方式促進胰島素分泌,因此可以用來治療2型糖尿病。司美格魯肽已被證明可以促進飽腹感,降低食慾。因此,司美格魯肽可用於減輕體重,但不建議體重指數小於27千克/平方米的人群,以減肥為目的使用司美格魯肽。

減重手術是通過縮小胃容積和/或縮短小腸有效長度,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降低營養吸收,調節激素分泌,達到減輕體重、改善和緩解肥胖相關疾病的目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減重手術,需結合BMI、腰圍、合併症情況及年齡、身體營養狀況、手術耐受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