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2025年03月13日13:53:06 健康 1042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老李,你天天喝粥,就不怕傷胃啊?」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在小區門口的長椅上,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正慢悠悠地喝著自己帶來的熱粥。

旁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皺著眉,盯著老李手裡的保溫杯,一臉困惑。這個男人是老李的鄰居,五十來歲,平時挺注意健康,每天研究各種養生知識,這會兒正好奇得不行。

他聽說老年人喝粥太多容易傷胃,可眼前這位天天喝粥的老李,看起來精神不錯,也沒見他喊過胃疼,這到底是咋回事?

喝粥這事,說起來簡單,可圍繞它的爭議一直沒停過。有人覺得粥軟爛好消化,老年人吃了胃會舒服;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有人卻說粥是「傷胃大戶」,喝多了反而會讓胃變懶,甚至影響營養吸收。到底哪個說法才靠譜?其實,喝粥到底傷不傷胃,不是看別人怎麼說,而是看身體怎麼反應。

有些人喝了粥,胃一點事沒有,說明消化能力還挺在線;但有些人喝了粥,反而越喝越不舒服,那就要留個心眼了。

先得明白個事,胃不是個死物,它每天都在運轉,有自己的工作節奏。吃進肚子的食物,胃得一邊攪拌,一邊分泌胃酸,把它們分解成小分子,好讓腸道吸收。

粥的特點就是水多、米軟,進到胃裡,基本不怎麼需要攪拌,咕嚕咕嚕就流過去了。這就導致一個問題——胃的「工作量」變少了。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長期下來,胃就容易變得懶散,胃酸分泌減少,消化能力也跟著下降。

有研究顯示,長期以粥為主食的人,胃排空的速度比吃普通飯菜的人快20%到30%,這意味著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變短,

胃壁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時間一長,胃黏膜就會變薄,胃酸分泌也變得不規律。

不過,這事也不能一概而論。胃的適應能力很強,不是說喝幾碗粥就直接壞掉了。如果一個人喝粥後沒有不適感,說明他的胃還能正常分泌胃酸,保持良好的消化能力。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相反,如果喝粥後老是覺得胃裡空落落的,或者吃完一會兒就餓了,那可能就是胃的消化功能開始變弱了。

有專家統計過,消化系統正常的人,喝一碗粥後,大約兩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才會感覺飢餓,而如果不到一個半小時就開始餓得慌,說明胃的消化節奏可能已經被打亂了。

除了容易餓,喝粥後的排便情況也能說明問題。胃腸道的健康和排便息息相關,一個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喝粥後大便應該是規律的,不會突然變稀或變干。

但如果喝粥後經常拉稀,或者反過來幾天都不排便,那可能就是腸胃功能出了點狀況。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流食容易讓腸道蠕動變慢,因為缺少足夠的膳食纖維,糞便在腸道里滯留時間過長,就容易引起便秘。

而另一方面,粥里的水分多,有些人喝多了,反而會加速腸道蠕動,導致大便變稀。

調查數據顯示,長期以流食為主的人,便秘發生率比正常飲食者高出約30%,而腹瀉的概率也會增加10%左右,這就意味著,喝粥對於腸胃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點,就是喝粥後的胃脹感。正常情況下,吃飽後胃會輕微膨脹,但不會有明顯的脹氣感。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可有些人喝粥後,總覺得胃裡頂得慌,還容易打嗝。這多半是因為胃酸分泌減少,食物在胃裡發酵產生氣體。

更重要的是,長期依賴粥這種「省事」的食物,會讓胃的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導致胃排空速度變慢。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老年人長期喝粥,後來連稍微硬一點的飯菜都難以消化,胃動力越來越差。

不過話說回來,粥本身並沒有錯,真正影響腸胃健康的,是長期的飲食習慣。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如果一個人天天喝粥,但身體沒有這些不適反應,說明他的胃腸功能還算不錯,能適應不同種類的食物。

但如果喝粥後經常餓得快、排便異常、胃脹明顯,那就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了。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想,那要是已經喝粥喝出了這些問題,還能補救嗎?當然可以,不過得講點方法。

胃需要鍛煉,就像肌肉一樣,不能一直偷懶,偶爾得讓它「干點活」。可以從增加咀嚼開始,比如喝粥的時候搭配點堅果、蔬菜,或者把粥稍微做得稠一點,減少完全流食的比例。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研究表明,增加食物的咀嚼次數可以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能力,減少胃動力下降的風險。

除了吃的方式,進食的時間間隔也很重要,太頻繁地進食會讓胃得不到休息,而間隔過長又會影響胃酸分泌的規律,

最佳的進餐間隔一般是四到五個小時,保證胃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消化和修復。

既然聊到了胃的消化問題,那就不得不提個更關鍵的問題:老年人長期吃軟食,真的會影響食物營養的吸收嗎?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聽上去簡單,但其實背後牽扯到很多消化生理學的知識。食物的營養吸收不僅僅取決於它的成分,還和消化的方式、胃腸的運作能力密切相關。

流食的確更容易被消化,但這也意味著,某些需要充分咀嚼才能釋放的營養素,比如維生素B族、某些礦物質,可能會被忽略。

研究顯示,長期以粥為主食的老年人,血液中的鐵含量比正常飲食者低約15%,而維生素B12的缺乏率更是高達30%,這說明,長期吃流食可能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攝入不足。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該如何調整飲食結構,才能既保證腸胃的舒適度,又確保營養的均衡呢?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有關喝粥的幾個真相[J].農村百事通,2020,(12):50-51.

頻繁喝粥或傷胃?老年人喝粥後沒這3種表現,說明腸胃還不錯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