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是年輕人!買體脂秤的人多了50%……

2025年03月12日07:03:08 健康 1025

中新經緯3月11日電(林琬斯 李曉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有評論認為,針對體重,國家出手了。

中新經緯注意到,近日,「體脂秤」「減重」等相關產品和搜索量在各個平台急速增長。

京東11日向中新經緯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三日(3月8日-10日),平台「體重管理」「減重」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2倍;「體脂秤」「智能手錶」等產品的購物用戶數同比增長均超50%,其中90後及00後消費者佔比超五成。

3月9日、10日,微信指數小程序「體脂秤」指數值連續兩日環比增加,其中3月10日日環比增長36.51%。3月11日下午4時,「體脂秤」的淘寶熱搜熱度515.9萬,「開春健身猛如虎」登上淘寶熱搜運動榜。

電商平台上,除了小米、華為聯想等智能硬體廠商外,松下飛科等家電企業均推出了體脂秤。

體脂秤的價格差異較大,電商平台上價格從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有的銷量數十萬甚至超百萬。部分體脂秤宣稱的功能不局限於測量體重、體脂肪量,還能測量BMI、肌肉量內臟脂肪等級、基礎代謝率、骨骼肌、腰臀比等指標。

還得是年輕人!買體脂秤的人多了50%…… - 天天要聞

電商平台截圖

2024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下稱原則)顯示,BMI(體質指數)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國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範圍在18.5至24之間,達到或超過28就是肥胖。

除體脂秤外,近幾天,其他減重產品、運動產品也進入熱銷期。美團數據顯示,3月以來,平台上「體脂秤」相關搜索量同比上漲近70%、銷量同比上漲超過50%;跳繩、跑鞋銷量同比上漲近70%。

前述原則指出,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2018年中國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與2002年的22.8%和7.1%相比大幅增長;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並呈逐年遞增趨勢。有研究預測,若該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中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將分別達到70.5%和31.8%。

10日上午,被問及「體重管理年」三年計劃,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笑指記者,「像你這樣的大肚子,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張文宏還表示,「體重管理不僅僅是減肥那麼簡單」「很多都是跟慢病管理有關」。

原則提醒,吃動平衡是管理與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睡眠習慣。

此外,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下稱指南)指出,鼓勵主食以全穀物為主,減少高糖水果及高澱粉含量蔬菜的攝入,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指南里的食譜按地區示例,有東北鐵鍋燉魚」、西北臊子面」等,還備註了食譜的「總能量」。

還得是年輕人!買體脂秤的人多了50%…… - 天天要聞

《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截圖

指南指出,減重過程是重塑良好生活方式的過程。首先要培養興趣,把運動變為習慣。應當認識到運動是一個減重、改善健康的機會,而不是浪費時間。運動減重貴在堅持,選擇和培養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恆,把天天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中新經緯APP)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