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必須得嚴肅且認真地和大家聊聊癌症這個沉重卻又無法迴避的話題。癌症,這個被稱為 「惡性腫瘤」 的現代醫學病名,在古代被叫做 「嵒」,光聽這名字,就能想像到它像石塊一樣,是多麼難以攻克的病灶,和現代對它的理解簡直不謀而合。「癌」 這個字里有三個 「口」,這可不是簡單的筆畫組合,它就像一個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們要警惕 「病從口入」,不過從腫瘤醫生的專業角度來看,它還揭示了癌症的三個關鍵特徵。
癌症的三大特徵
內外夾擊,成因複雜
癌症的出現,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像一場內外勾結的 「陰謀」,而內因在這場 「陰謀」 中起主導作用,外因則是推波助瀾的幫凶。內因里,遺傳基因是一個繞不開的因素,有些家族遺傳的基因缺陷,就像在身體里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被引爆。還有健康細胞的變異,這些原本安分守己的細胞,不知道在什麼神秘力量的驅使下,突然 「叛變」,變成了癌細胞。
而外因更是五花八門,煙酒就是典型的 「致癌幫凶」。長期抽煙,那些煙草里的有害物質就像一個個小惡魔,在肺里肆意破壞,誘發肺癌的幾率大大增加;酗酒呢,會傷害肝臟,讓肝臟細胞在酒精的侵蝕下逐漸病變。長期炎症也是個麻煩事兒,身體某個部位長期處於炎癥狀態,細胞就一直處於應激修復中,這個過程中就容易發生突變。職業暴露也不容忽視,像一些從事化工行業的人,長期接觸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皮膚、呼吸道等器官時刻受到威脅。環境污染更是籠罩在大家頭上的一片烏雲,被污染的空氣、水源,都可能成為癌症的導火索。食物不潔也很危險,發霉變質的食物里藏著各種致癌毒素,一旦吃進肚子,就可能在身體里興風作浪。還有精神壓力,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身體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都會紊亂,給癌細胞的滋生創造了溫床。
一視同仁,人人平等
癌症可不會因為你家境富裕、身份高貴就對你網開一面,也不會因為你出身平凡、文化程度不高就放過你。它就像一個冷酷無情的 「殺手」,只要達到了致癌條件,不管你是誰,都可能成為它的目標。不管是在豪華別墅里生活的富商,還是在普通民居里操勞的百姓,只要長期接觸致癌因素,都有可能被癌症盯上。它不會因為你擁有多少財富、多高的地位,就對你手下留情,在它眼裡,人人平等,只要條件合適,就會毫不猶豫地發起攻擊。
差異明顯,各不相同
同樣是患癌群體,情況卻千差萬別。有的人患上的是惡性程度極高的癌種,癌細胞就像瘋狂的侵略者,在身體里迅速擴散,病情發展極為迅猛,治療難度極大;而有的人得的卻是 「懶癌」,癌細胞相對 「溫和」,生長速度緩慢,給治療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還有發現的時機也大不一樣,有的人非常幸運,在癌症早期就通過防癌篩查發現了病灶,這個時候癌細胞還沒有大規模擴散,就像小火苗剛冒頭,很容易就被撲滅,及時除掉了隱患;可有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直到癌症晚期才突然發現,這個時候癌細胞已經在身體里四處紮根,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治療變得異常艱難。
醫生與患者對癌症認知的差異
在對癌症的認知上,醫生和患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很多患者一旦被確診為癌症,就感覺天都塌了,認為癌症是惡疾,更是絕症,不僅不好治,還治不好,而且特別容易複發。他們覺得只要被癌症盯上,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活不了多久了,於是在剩下的時間裡,就想盡情享受,吃好喝好,不留遺憾。
但從腫瘤醫生的專業角度來看,情況並沒有那麼絕望。首先,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把癌症列入了 「慢病」 範疇,這意味著癌症不再是那種毫無希望的絕症。而且,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階段大量抗癌方案被成功運用,各種新的治療手段不斷湧現,已經明顯提高了各類癌症的臨床治癒率,也大大延長了患者的壽命。就像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給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我國在癌症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2022 年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共同發表的 「2016 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這可是我國目前比較權威、涉及樣本最多、門類最齊全、分析最全面的居民患癌情況報告,被大家親切地稱為 「中國省級癌症地圖」。從這份報告的數據來看,雖然我國癌症種類繁多,患者基數龐大,還存在某些地區某些癌種高發的情況,但是總體上臨床治癒率在不斷提高,居民的防癌篩查意識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在當前抗癌手段朝著精準化、微創化、高效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只要患者積極配合做好抗癌治療,臨床治癒率還能大大增加。
抗癌成功的 5 大秘訣
結合腫瘤治療的臨床實踐來看,許多被臨床治癒的患者,甚至是癌症晚期的患者,之所以能夠戰勝癌症,很可能是掌握了這 5 條 「秘訣」。
選對治療方案,開啟抗癌正確之路
抗癌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選對治療方案。如今的臨床抗癌手段,已經不再局限於過去的手術、放療、化療這 「三板斧」。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免疫療法、靶向療法、細胞療法等紛紛湧現。這些新療法有的是對傳統療法進行了深度挖掘和賦能,讓傳統療法煥發出新的活力;有的則是開闢了全新的治療賽道,實現了精準治癌。而大部分新療法,都是建立在基因檢測的基礎之上。
基因檢測就像是給醫生提供了一份精準的作戰地圖,雖然它的費用比較高,動不動就萬元起步,但是它能讓醫生清楚地了解癌細胞的特性,從而制定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能最快地實現對腫瘤的遏制和清除。比如,檢測出有 EGFR 突變的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物治療效果就非常顯著,能大大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要是還按照老經驗繼續化療,效果就會差很多,不僅浪費了時間和金錢,還可能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精打細算,讓抗癌治療經濟實用
國內癌症患者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一是很多人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病情比較嚴重;二是大多數患者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寬裕。這就導致了 「病情難治性」 和 「經濟壓力大」 這兩個突出的矛盾。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在抗癌這件事上,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
那麼,如何在省錢的情況下有效抗癌呢?患者首先要考慮充分用好社保,這可是我們抗癌路上的重要保障。最關鍵的是要及時辦理住院手續,並且和主治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讓所有診療盡量走醫保報銷範疇。醫生都是專業的,他們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醫保政策,制定出既經濟又有效的治療方案,患者要相信醫生的專業能力,積極配合治療。
關注心理健康,為抗癌注入精神力量
在抗癌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僅需要藥物和各種治療手段,心理層面的關懷和疏導同樣不可或缺。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癌後,內心往往充滿了焦慮,對疾病的恐懼、對治療痛苦的擔憂、對花錢的心疼,還有患病後的後悔等各種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如果這些情緒無處排解,對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樂觀的心態就像一劑良藥,對免疫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能明顯增強抗癌治療的效果。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安排專業的心理疏導,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傾訴自己的內心痛苦,他們會通過專業的方法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抗癌治療。
同步制定康復計劃,為身體恢復保駕護航
抗癌可不是一次手術、一次灌注或者一次放化療就能結束的簡單事情,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一個或若干個療程,期間還會出現各種棘手的突發情況。所以,在治療的同時,康復計劃也要同步著手制定。
抗癌治療後,患者的身體非常虛弱,就像經歷了一場大戰後的戰場,需要精心的修復和調養。這個時候,康復計劃就派上用場了。患者要嚴格按照康復計劃執行,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合理安排飲食,保證營養均衡,適當進行運動,但要注意不要運動過量。康復計劃就像是一個指南針,引導著患者一步步走向身體的康復。
定期檢查,時刻警惕癌細胞的反撲
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抗癌治療完成了,自己心態也不錯,康復也按照計划進行,臨床指標也恢復得不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任何癌症在治療後,身體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醫生也不敢保證癌細胞不會捲土重來。如果患者放鬆了警惕,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在抗癌治療後的康復階段,一定要時刻警惕癌細胞的反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定期複查。定期複查就像給身體安裝了一個 「監控器」,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一旦發現癌細胞有複發的跡象,就能及早應對,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否則,一旦錯過最佳時機,病情可能會迅速惡化。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一定要正確認識癌症,積極面對癌症,掌握這些抗癌的 「秘訣」,讓我們一起攜手,向癌症說 「不」 ,勇敢地和癌症抗爭到底。